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树枯萎病,是由松材线虫寄生在松树体内所引起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该病具有致病力强,寄主松树死亡速度快的特点,是一种危害松树生长的世界性检疫害虫,同时也被列入中国首批外来入侵有害生物物种。松材线虫一生经过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依靠松墨天牛完成其侵染循环。被感染的松树失水,蒸腾作用降低,针叶陆续变为黄褐色乃至红褐色,萎蔫,最后整株枯死。每年的夏末至秋季8—9月份,孵化出的松墨天牛幼虫在树皮下生长,此时大部分感染了松材线虫的寄主松树已整株枯死,也是松材线虫普查的一个关键时期。
开展秋季普查:
经过对我县康大路防护林、汤屯路等种植有松树的主要廊道进行踏查,对主要苗圃和贮木场进行调查,没有发现因感染松材线虫病而死的松木,也没有发现其主要传播媒介松墨天牛的危害。经过调查,我县的森林优势木和目标树普遍以杨树、泡桐、刺槐等乡土树种为主,松树主要用于公园园林绿化,分布比较零散,预测我县目前没有松材线虫病的发生。
防治措施如下:
1.人工防治。加强松材线虫病的专项普查和检疫,每年春季、秋季开展松材线虫病的专项普查,对辖区内的松树集中区进行全面踏查,发现病害及时进行上报并制定防治方案;对全县的过境的松木制品进行检验检疫,严防带有病害的外来疫木传入境内。
2.化学防治。在传媒天牛羽化期,在发病林设置诱捕器,诱杀松墨天牛成虫。在松墨天牛幼虫期采用地面树干喷洒虫线清乳油80倍液,喷药量为2—3L/株。
3.生物防治。在传媒天牛幼虫幼龄期,林间释放松墨天牛的天敌肿腿蜂,也可通过肿腿蜂携带白僵菌的方法感染天牛幼虫,以降低林间天牛数量,达到控制和减少病死树数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