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嘎鲜!12月20日,菜园镇分管负责同志带领农技人员和河南省科技特派员,一同走进菜园镇地保姆合作社,温室大棚内暖意融融,一株株蔬菜幼苗在肥沃的土地上茁壮成长,嫩绿的叶片舒展着,到处弥漫着泥土和蔬菜的馨香,大棚内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蔬菜绿意浓,打造群众增收“金钥匙”。一进入大棚,芬芳的泥土气息与新鲜的蔬菜清香扑面而来。放眼望去,满目青翠,绿意盎然,一垄垄蔬菜郁郁葱葱,翠绿的叶子间点缀着不少果实。农户们正忙着采摘、打包和装运,大棚蔬菜喜丰收,抢“鲜”上市,群众增收有奔头。
小小“菜篮子”,事关“大民生”。“今年咱合作社种植有芹菜3亩,9月20日购买秧苗,12月10日陆续上市,批发价在每斤一元左右,亩产高达7000多斤,近段时间正是蔬菜上市的季节,批发商络绎不绝。芹菜卖完了,其他大棚内蒜苗、菠菜、香菜在春节前上市,目前长势来看,每亩净利润都在5000元左右,春节定能过个好年。”合作社负责人李帅委介绍道,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据悉,为应对低温天气,科技特派员和农技人员就大棚蔬菜如何过冬,深入大棚蔬菜生产一线,指导农户做好低温大棚蔬菜管理防护措施,保证“两节”市场蔬菜生产、价格稳定不受影响。“在保证温度的条件下,适时揭膜通风,夜晚采用草帘、无纺布等材料多层覆盖保温,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寒流来临前,准备好增温补光设备。必要时,采用电热线、电取暖器、补光灯等设备,进行辅助增温补光,以防蔬菜冻害的发生。”科技特派员现场支招。
近年来,菜园镇立足产业实际,依托特色资源,大力发展“大棚经济”,让“冬闲”变“冬忙”,加快蔬菜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推进蔬菜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形成“一地多用、一年多季、一季多收”的产业发展模式,让大棚蔬菜成为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金钥匙”。(通讯员:王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