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村的供销社,不光能买到日常需要的蔬菜、米面,化肥、种子也给送到地头,平时我们积分兑换的优惠券也能在这消费,村里还给我们发代金券呢,真不赖……”伏道镇北里于村民李雪翠在谈到村供销社时,满脸笑容。
据悉,伏道镇北里于村党支部紧扣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重点任务,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径、新模式,紧抓村内村外两个市场,投资100余万元建设占地面积1600余平方米的村“供销社”,探索实践“内循环为主、外循环赋能”内外循环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以券购物,疏通“内循环”。北里于村党支部将部分村集体经济收入以发放合作医疗补贴代金券、积分兑换优惠券和农资补贴代金券的方式,发给村内群众,刺激村民消费,拉动村供销社增收,让党建引领带动产生的“红利”有效转化为推动集体经济再次增收的“动力”,也是村集体经济增收的“良方”。“村优惠券共分三类,一是村民只要参加合作医疗,村集体以代金券的形式每人补贴50元,二是只要参与村内志愿服务、义务巡逻、人居环境整治等活动获得积分,一积分兑换一元优惠券,三是购买化肥的,一袋化肥补贴10元优惠券。只要拿代金券、优惠券,就可以购买商品、购买农资,我们发放优惠券、代金券,不仅提升了群众参与村内事务的积极性,还打通村集体经济在村党支部、村民、供销社之间的良性循环。”党支部书记李怀玉说。
截至目前,北里于村共发放合作医疗补贴代金券14.6万元,惠及群众2910人,积分兑换优惠券1000张,共计1万元,发放化肥代金券5.2万元。供销社以“券”购物的方式,真正让群众得实惠、让集体有收益,有效打通了村集体经济“内循环”,形成可持续增收的发展动力。
产销联动,拓展“外循环”。仅靠本村本土群众消费,“供销社”难以发展壮大,北里于村党支部将发展目光瞄向村外大市场。一方面积极与周边蔬菜、果蔬种植农户、种植基地合作,收购他们的农产品,既解决农户种植销路问题,同时保证货源供给充足。另一方面主动对接、上门拜访、沟通交流,村供销社与十余家周边机关企业、学校食堂、餐饮门店、合作社、畜禽养殖场等建立合作关系,为他们提供蔬菜瓜果生鲜、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农资服务等上门式配送、订单式服务,疏通“外循环”,打开销售“双渠道”,有效带动市场拓展。
群众至上,驱动“双循环”。村党支部与供销社在提质服务上狠下力气,要求供销社在进行农资选品、产品展销时,始终坚持质量至上,在服务上,力求做到快速响应、周到服务,只要一个电话,供销社服务人员就会将所需物品送货上门到户。村供销社会将农户所购生产化肥统一配送至田间地头,让农户不出村就能买到优质低价农资,有效降低种地成本;同时,由村党支部领办的“坤玉合作社”托管了全村3500余亩土地需要的种子、农药、化肥等产品,在春秋耕作期间,均由供销社提供统一配送,在降低群众购买成本的同时,也为村集体经济增加17.5万元收入。今年秋季,农资超市为周边群众提供化肥总计260吨,覆盖耕地5000余亩,有效降低种地成本每亩20元,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收益1.3万元。
“我们村党支部在与厂家、供应商议价时,积极争取最大优惠,将中间差价让利给群众。从开业以来,村供销社月营业额突破12万元,营业外支出刨除正常支出外,均属于村集体经济,用之于民。”支部书记李怀玉说。
“以内促外 以外领内”,“支部+供销社+农户与企业之间的联动,有效打通了村集体经济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为乡村振兴全面赋能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