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走进韩庄镇部落村,环境优美的河边长廊、新颖漂亮的别墅楼房、设施完善的健身广场……一个富裕、文明、整洁的美丽乡村展现在笔者面前。
部落村党支部书记邢锋告诉笔者:“离这里不远就是汤河,以前是全村生活垃圾存放的地方。一到夏季就奇臭无比,遇到大风天气塑料袋满天飞,脏乱不堪。为了解决脏、乱、差的状况,村两委通过申请项目、争取资金,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先后修建垃圾池,生态循环污水处理厂,组建专业保洁队,对村内所有房屋、街道两侧墙壁进行高标准粉刷净化,使村容村貌在短期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离建设宜居、宜业、宜游都市新农村的目标越来越近了。”
韩庄镇部落村只是我县打造生态宜居新汤阴的一个缩影。近年,我县高度重视生态县建设工作,本着坚持环保优先、生态立县的工作思路,不断强化工作措施,加快推进宜居城区、中心城镇、美丽乡村“三位一体”建设,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统筹发展的现代城乡体系。
拓展城区空间,高起点规划新蓝图。我县始终坚持规划先行的理念,先后聘请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等一批设计资质高、业绩突出的规划设计单位,对县城城区版图按照“西进东扩、南引北联”的发展框架进行科学规划,城区面积由原来的11平方公里扩大到目前的40平方公里。县城东部将建设食品医药产业集聚区、高效农业示范区、航空铁路物流港,县城南部主要建设新型制造业产业园区,县城西部建设生态农业风景旅游休闲度假区,县城北部建设政治、文化、商贸、金融中心,打造秀美宜居的现代新城区。县城中部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建成以岳飞庙为主的历史文化旅游商住街区。今年启动的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又将新的城市规划面积扩大到50.4平方公里,汤北新城与安阳市区基本实现对接,加快推进“安汤一体化”建设进程。
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态人居环境。我县以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着力提升城市功能。重点抓好文化中心、汤河公园、人和公园、城南公园“一心三园”项目,加快汤北新区建设,以中华路为主轴,打造中华梦幻谷、正大家居、碧桂园、建业森林半岛等标志性建筑群。完善爱馨养老服务中心等公建设施,建设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的宜居宜业新城。实施“县4镇2”购房补助政策,鼓励农村居民进城入镇。建立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妥善解决进城农民就业社保、子女就学等问题,扎实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投资1000万元开展老城区背街小巷、公厕改造工程,实现背街小巷路面硬化、亮化和绿化,使市民如厕难、行路难等问题得到较好解决。推进投资6500万元棚户区改造工程,实施岳庙西街区改造和东扩区建设工程,完成贯通中华路汤鹤快速通道与S219省道建设工程,城市发展由以建促管向建管并重转变,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建设美丽乡村,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编制完成重点建设村、一般建设村、搬迁村分类规划,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搬迁村合并工作。完善以垃圾、污水处理为重点的农村卫生、教育、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在各乡镇镇区及1个以上试点村,探索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项目建设。持续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达标村和示范村建设工作。加快推动小城镇发展,每年设立1亿元资金,实施城乡一体化建设5年计划。确定宜沟、菜园、任固为重点中心镇,打造承载力强、带动明显的卫星城镇,方便农民就地城镇化。将城关、韩庄、白营、伏道、古贤纳入城区整体规划,优化空间和产业布局,进一步促进产城融合。大力发展瓦岗、五陵特色经济,推动东西部乡镇均衡发展。
打造生态汤阴,优化生态保障体系。大力实施“蓝天工程”、“碧水工程”、“绿地工程”三项工程,建设天蓝、水净、地绿的美好家园。以“控煤、控尘、控车、控污、控油”五控为抓手,打响大气污染防治“蓝天工程”攻坚战。推进东泰制药、白云山药业等项目搬迁,全面取缔“十五小”企业。启动城乡生态防护林体系三年建设计划,完成林业育苗1400亩,打造环县界30米宽林业生态廊道,加快构筑汤阴绿色屏障。完成汤河治理一期、永通河治理二期工程,截断城区企业向汤河排污通道。推进城东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城南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稳步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综合治理农药兽药残留问题,杜绝有毒有害物质危害。推进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三品一标”,强化农产品入市前和入市后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如今,驱车行驶在岳乡大地的县城农村,从美丽的汤河国家湿地公园、宽阔的人民路街道到秀美宜居的商住楼小区,从纵横交织的道路网络、人流涌动的商业中心,到田园风光的美丽乡村,一个天蓝水清、空气清新、布局科学的生态宜居新汤阴正展现在人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