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政〔2016〕5号
汤阴县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汤阴县南水北调生态带建设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府各部门及有关单位:
《汤阴县南水北调生态带建设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6年1月12日
汤阴县南水北调生态带建设方案
为了全面推进我县生态文明建设,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提升工程规划(2013-2017年)的通知》(豫政〔2013〕42号)和《安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安阳市南水北调暨石武高铁生态带建设方案的通知》(安政办〔2015〕104号)文件要求,为将境内南水北调生态带建设成为“绿色走廊”、“清水走廊”和“生态走廊”,特制定南水北调生态带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生态建设为中心,以保护和改善干渠沿线生态环境为目标,坚持“以植树改善生态,以生态承载旅游,以旅游激活三产,以三产繁荣经济”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生态和产业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南水北调中线干渠生态带建设步伐,构筑绿色生态屏障,提升美丽汤阴整体形象。
二、建设原则
(一)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原则。发挥政府在生态建设中的主导作用,鼓励、引导社会资金和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造林大户等参与生态带建设。
(二)生态优先原则。坚持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相统一,突出对干渠的防护作用。
(三)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干渠两侧不同的地形地势,合理选择绿化模式,坚持适地适树,选择合理的绿化树种和造林模式。
(四)绿化与景观相结合原则。以绿化为基础,结合地方文化旅游特色,打造生态游园景观。
(五)可持续发展原则。创新造林绿化工作机制,使生态带绿化效果长期保持。
三、建设任务
南水北调总干渠汤阴段全长26公里。其中韩庄镇11.5公里,宜沟镇14.3公里,城关镇0.2公里。在南水北调总干渠两侧各营建100米宽生态带。其中生态带内侧20米营建常绿树种固定性生态防护林带,20米营建高大乔木固定性生态防护林带;外侧60米营建经济林或花卉、苗木等生产性防护林带。南水北调生态带建设规划造林面积6950亩。其中内侧20米常绿树种面积1390亩,20米高大乔木面积1390亩;外侧60米经济林或花卉、苗木等面积4170亩。
四、建设要求
(一)建设标准
1.绿化宽度
按照上级要求,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属一级生态廊道,除受村庄等限制不宜绿化外,两侧栽植宽度100米以上树木。近干渠内侧20米为常绿树种,20米栽植高大乔木;外侧60米以经济林或花卉苗木为主。内外两侧绿化带中间设置7米宽的绿道。
2.栽植要求
韩庄段和城关段按城区标准建设。其中内侧20米栽植7行常绿树种(雪松、油松、白皮松、蜀桧、侧柏、石楠、女贞),株行距为3米×3米,要求树冠圆满,带土球。雪松、油松、白皮松苗高不低于3米,蜀桧、侧柏苗高不低于2米,石楠苗高不低于1.5米、冠径不低于1米,女贞胸径不低于4厘米。20米栽植6行高大乔木(楸树、白蜡、鹅掌楸、银杏、法桐),株行距3米×3米,楸树、白蜡、鹅掌楸、银杏、法桐胸径不低于5厘米。外侧60米栽植经济林(含木本油料和木本药材)、苗木或木本花卉。
宜沟段按照南岭绿化标准建设。其中内侧20米依次栽植4行侧柏(蜀桧)、4行油松(华山松),株行距依次为2米×2米、3米×3米,常绿树种要求树冠圆满,带土球。侧柏、蜀桧苗高不低于1.5米,油松、华山松苗高不低于2米。20米从内到外栽植3行火炬(柿树)、4行刺槐(香花槐、刺槐、臭椿、千头椿),株行距均为3米×3米,火炬、柿树苗高不低于2米,胸径不低于4公分,香花槐、刺槐、臭椿、千头椿胸径不低于5厘米。外侧60米栽植经济林(含木本油料和木本药材)、苗木或木本花卉。
3.建设生态游园
结合本地文化、地域特点,在干渠重要节点,特别是南水北调干渠与302省道、羑河、汤河交汇节点等,融入殷商文化、汤河湿地等文化旅游要素,因地制宜,打造生态游园,每个游园的面积不低于100亩。
(二)实施步骤
第一步:调整土地、对外招商。2016年2月15日前完成。根据规划设计和实施方案,完成调整土地、绿道(生产路)硬化、水电配套及对外招商工作。
第二步:苗木招标。2016年2月底完成。
第三步:打坑。2016年3月10日前完成。按照规划设计要求的株行距和打坑标准,完成打坑任务。
第四步:栽植。2016年3月底完成。要求按苗木品种、规格和设计要求统一栽植,做到高低、大小一致,栽植整齐划一。栽植后,统一浇水、封堆、涂白。
第五步:验收。2016年4月10日前,林业部门要组织初验,2016年11月底全面检查验收。
五、投资概算
经测算,南水北调内侧40米固定性生态防护林带建设占地面积2780亩,需苗木费1251万元。其中内侧20米宽常绿树种绿化带建设占地面积1390亩,规划栽植雪松、油松、白皮松、蜀桧、侧柏、石楠、女贞等,株行距3米×3米,每亩栽植75株,苗木规格为胸径4公分,平均价格80元,每亩需苗木费6000元,常绿树种绿化带共需苗木费834万元。20米宽高大乔木绿化带建设占地面积1390亩,规划栽植楸树、白蜡、鹅掌楸、银杏、法桐等,株行距3米×3米,每亩75株,苗木规格为胸径5公分,平均价格40元,每亩需苗木费3000元,高大乔木绿化带共需苗木费417万元。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力推进。要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主要领导要亲自抓,亲自安排,亲自督导,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深入一线,督促指导,开展工作。各乡(镇)和有关单位要把南水北调生态带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按标准、按要求强力推进。
(二)明确责任,通力协作。各乡(镇)要签订目标责任书,将任务量化、细化到具体地块,具体责任人,具体时间节点。要逐级建立工作台账,逐级落实责任。县发改、财政、水利、供电、南水北调办、林业等部门,要通力合作,形成合力,整合项目资金重点投放,大力支持生态带建设。林业部门及南水北调办等要负责协调和指导,做好具体工作的协调沟通。
(三)制定政策,加大投入。南水北调生态带建设按每亩每年补贴占地费1000元(市县财政各500元),连补4年;生态带内常绿树种每亩补助造林费3000元,高大乔木每亩补助造林费1500元;相关造林均享受省级造林补贴。各重要节点游园验收达标后,按市政府奖补标准实行“以奖代补”。各乡(镇)要根据绿化工程建设需要,在财政补贴、土地流转、承包经营等方面制定相关扶持政策,改善基础设施。
(四)严格施工,确保质量。林业部门对南水北调生态带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各乡(镇)要严格按照规划、作业设计、标准等进行施工,把握好时间节点、绿化宽度及苗木质量。要严把苗木采购、造林整地、栽植质量、浇水保活及后期管护这“五个关口”,确保造林工程质量,并按期完成任务。
(五)全程督查,严格奖惩。县政府督查室和林业部门要抽调相关人员成立专项督查组,采取日常检查、专项督查等多种形式,对工程建设的土地流转、招标程序及承包合同规范化、苗木及栽植质量、林木成活及保存情况、造林进度等进行不间断督查。同时,建立通报问责机制,对工程进度快、质量好的通报表彰;对工程进度慢、质量差的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将按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附件:汤阴县南水北调绿化带建设任务表
汤政〔2016〕5号(关于印发汤阴县南水北调生态带建设方案的通知)附表.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