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伏道镇西水磨湾村艾草种植基地的800余亩艾草迎来了第三茬收割季。一阵微风拂过,一颗颗艾草迎风摇曳,一缕缕艾香扑面而来。近日,在该基地,一辆收割机正在来回作业,经过之处,绿油油的艾草纷纷倒地,还有一些村民挥舞着镰刀,收割机器无法触及的艾草。虽然冬天有些寒冷,但是村民们干劲十足,到处一派冬日丰收的景象。
“我们基地迎来了艾草第三茬收割,今年秋季雨水大,否则长势会更好。”该基地管理人员张国朝在地里边翻晒艾草边喜悦地说道,“我家是西水磨湾村的,负责艾草管理工作已经8年了,平时带村里20、30名妇女工人在艾草地拔草、打药,每茬收割的时候帮忙收割、晾晒、打包。工人工资每天50块钱,既能挣到钱,又能照顾到家,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
据张国朝介绍,艾草一年可收割3次,每亩产出1吨左右,收入约4000元。艾草可全草入药,提炼出来的“艾绒”可制作成艾条、艾柱、艾灸贴、艾绒枕头、艾绒被、沐浴、足浴、洗护等系列中医药产品,市场前景十分可观。目前,西水磨湾村已发展10余户农户从事艾草种植,全村共种植艾草700余亩。
作为有着种植艾草传统的“千年艾乡”,2017年以来,伏道镇依托扁鹊中医药文化和艾草资源优势,坚持把发展艾草产业作为增加群众收入、发展村集体经济和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出台艾草种植扶持政策,鼓励党员能人示范带动,推进艾草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艾草种植面积也由2017年的不足100亩,增长到现在的4000余亩,并先后培育建成扁鹊庙周边、岗阳村、西水磨湾村等一批艾草种植基地,带动附近100余名群众实现就业增收,年收入均在1万元以上。
此外,伏道镇还以传承扁鹊中医药文化为基础,以“汤阴北艾”为载体,响应国家发展大健康事业的趋势,推行艾草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种植,全面提升艾草种植品质,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对接医药企业,吸引安阳九头仙艾业有限公司、艾起点等优质艾草加工企业落地集聚。如今,该镇已形成基地种植、生产加工、生物提取、市场销售、艾草养生、技能培训、康养体验、艾草旅游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实现基地、企业、市场有机衔接,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下一步,我镇将持续以‘五星’支部创建为契机,进一步推进村集体和农户扩大艾草种植,在做大基地、做强企业、产供销一条龙上下功夫,真正实现农户增收、村集体经济壮大、公司盈利三方共赢,努力打响‘汤阴北艾’名片、‘扁鹊圣地’品牌,推动特色产业发展,争创‘产业兴旺星’。”伏道镇党委书记田锐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