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汤阴县创新构建“政府主导、专业运维、全民参与”三位一体治理体系,实现农村污水从“治污减量”向“资源再生”的战略转型。截至2025年,全县建成污水处理站78座,改造户用三格化粪池2.1万户,重点水域水质达标率较治理前提升42%。
一、机制创新:筑牢治水根基
责任体系全域覆盖。县级统筹1.2亿元专项债券,实施“一镇一策”精准治理;镇级配备47名专职环保员,村级推行“门前三包+星级评比”机制;创新“三方共治”模式:政府监管、城发集团运维、生态环境部门抽检。
数字治理精准赋能。投用全省首个“5G+AI”水质监测平台,6项指标实现分钟级预警;无人机巡河100%覆盖河道,闭环处置问题137项。
二、惠民实践:激活生态价值
韩庄镇“污水变肥水”革命。安阳市首个农村污水处理示范工程将中水灌溉菜田,村民老李直言:“省心又省力!”配套建成的莲藕产业园年产值500万元,实现生态经济双赢。
坑塘治理“点污成景”工程。任固镇推行“一坑一策”,5处垃圾坑变身月季苑、儿童乐园;大黄村投资80万元清除垃圾近万方,打造“四季有花、全年见绿”生态空间;全县300余处废弃坑塘蜕变为网红打卡地,带动文旅增收。
伏道镇资源循环范式。污水处理站日产再生水200吨,灌溉万亩艾草基地,年节水效益80万元,入选省级资源化示范项目。
三、未来攻坚:构建长效新局
设施升级行动。推进18个自然村分布式设施建设,实现偏远区域动态清零。建设3处生态缓冲带示范段,强化面源污染拦截。
运维机制创新。设立200万元/年管护资金池,培育5家本土环保企业。试点全县污水处理设施打包委托第三方专业运维。推行“家校联动”环保科普计划,深化全民共治理念。
从“污水横流”到“清水润田”,从“避水而居”到“临水兴产”,汤阴县以治水之笔绘就“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能!(通讯员:马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