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辣椒挂满枝,丰收喜悦映心田。时下正值辣椒采收季,9月4日,走进菜园镇兴安种植专业合作社辣椒烘干现场,红彤彤的辣椒堆成一座座“小山”,机器的轰鸣声响彻厂房,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把辣椒运送到烘干线上,整个车间“椒”香四溢,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
面对乡村振兴的嘹亮“号角”,菜园镇党委、政府立足“农业强镇”发展定位、精准发力,将产业振兴作为核心任务,采取“党建+合作社+农户”模式,发挥党建“黏合剂”作用,依托小坡村的兴安种植专业合作社,解决村集体经济资源单一、优势不足的问题,不断拓宽村民增收致富渠道,激活村民的内生发展动力,在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和辣椒深加工链条上持续发力,不断推动辣椒全产业链发展,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增速。
“以前,我们村土地种植模式单一,产业发展面临着规模小、散、弱,无品牌、无销路、无加工等困境局面,小规模农户种植有盈利,大规模流转土地成片种植亏损,获得的经济效益非常少。现在,我们村联合种植户,推行“小群体、大规模”发展模式,积极谋划辣椒烘烤、加工等项目,着力打造集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辣椒产业链条,扩宽、拉长产品线和市场链,促进火红辣椒成为群众种植有盼头、销售有赚头、生活有甜头的特色产业。”小坡村党支部书记杜春林说。
“以往椒农们每年只能等商贩来收购,价格极不稳定。现在辣椒烘干厂投入使用后,在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同时,还有效解决了技术管理、销售等一系列问题,搭建起产地与市场的桥梁,既解决了群众难题,又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按照现在市场3.5元每斤的价格,目前村民种植的辣椒应收尽收,不愁销路。”兴安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彭志民介绍。
据悉,辣椒加工厂2条静态烘烤线一天不间断烘烤鲜椒大约25吨,全年干椒销售量达500吨左右,在加工过程中,烘干设备可以实现自动烘干、自动出料,能够进行24小时大批量连续式烘干,有效保证了辣椒烘干品质。所生产的干椒也远销贵州遵义和河北保定。
小辣椒,大产业。作为传统的农业乡镇,近年来,菜园镇坚持依托土地资源优势,持续走产业兴旺之路,集聚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继续深化各村特色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人大代表与村“两委”干部等优势力量,密切联系农户、发动农户,拉动更多群众参与产业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升品牌影响力,让老百姓在家门口挣钱,吃到产业发展红利,共同唱响菜园镇强村富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