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陈占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县域慢病管理建设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县域慢病管理中心建设的建议
一是整合资源方面。2024年我县正式成立了汤阴县人民医院慢病管理中心,并投入使用,完成了组织架构。二是延伸管理触角方面。通过与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合作,运用综合手段,提前进行早期发现和综合干预,同时加大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切实提高人民健康生活意识。三是技术支撑方面。2025年,汤阴县人民医院医疗健康服务总医院,建设了慢病管理信息系统,引入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动态健康监测等技术,提升管理效能,下一步,我委将积极探索信息化、智能化手段赋能慢病管理,提高医疗机构服务效能,推进健康汤阴建设。
二、关于完善分级诊疗与协同管理机制的建议
一是构建三级联动体系方面。依托以汤阴县人民医院卫生健康服务总医院为首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明确县、乡、村三级职责分工,逐步完善以政府主导、以居民健康为中心、部门协作、动员社会、全民参与的综合防治模式,推进县域慢性病防、治、管整体融合发展。二是发挥家庭医生作用方面。目前,县域辖区内,围绕六大疾病相关中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已完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下一步,我委将进一步探索“形式签约”与“智慧医疗”的深度转型,以分级诊疗制度为核心载体,实现签约服务质的突破。
三、关于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建议
一是人才培养方面。一方面加强乡村医生实地培训,2025年,我县共有41名基层卫生服务人员参加培训,其中,3名乡村医生到河南省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开展培训,历时30天,38名基层医务人员参加了河南省基层医疗医务人员专病专科进修培训,涵盖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康复等多种病症;另一方面依托线上平台,开展继续教育培训,2025年我县共有799人参加了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在线培训。二是硬件支持方面。2021年以来,向村卫生室配备特定电磁波治疗仪280台,电针治疗仪280台,便携式深层肌肉按摩仪280台,中频电治疗仪280台,共1120台。下一步,我委将积极申请配备便携式检测设备和信息化工具,夯实基层服务基础。
四、关于推进医防融合与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一是信息平台建设方面。依托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平台、县域医共体信息系统和基本公卫信息系统平台等,打通公共卫生监测信息系统屏障,构建“汤阴县公共卫生大数据平台”,实现居民个人、家庭医生、临床医护和公卫人员信息共享,充分发挥健康大数据在慢性病患者管理方面的信息支撑作用。二是医防融合工作方面。依托县域医共体和基本公卫信息系统,通过大数据及AI技术,实现服务对象、平台、机构、医护、专家、管理机构全面对接,提供精准化个体及群体卫生健康服务,形成“未病先防、慢性病常管”的综合防治体系。
五、关于强化政策支持与保障的建议
一是医保政策支持方面。汤阴县医保局已将慢性病的检查、筛查、评估、干预等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慢性病门诊治疗、检查、筛查等可使用门诊统筹方式进行支付。二是考核评估机制方面。目前,我委已将慢病筛查率、控制率等指标纳入卫生健康绩效考核体系。下一步,我委将积极结合过程评估与结果评估,进一步对比分析,推动慢病管理能力提升,强化结果运用。
六、关于加强健康教育与全民参与的建议
一是开展健康教育方面。依托“健康科普进万家”活动,通过“云上汤阴”融媒体平台,普及慢病防治知识,2025年累计覆盖超40万人次。下一步,我委将开展多样化的宣传方式,扩大健康教育知识宣传的覆盖面,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健康意识。二是推动自我管理方面。2024年,卫健委联合汤阴县总工会开展了健身气功“八段锦”比赛,通过在全县职工中培训推广八段锦,引导广大职工重视身体健康,科学健身,践行健康生活方式,推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深入开展,下一步,汤阴县卫健委将结合每年度不同主题,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号召全民健身,全民参与,形成自我管理、人际互动、社会支持的健康管理新模式。
再次感谢您对卫生健康事业的关心与贡献!我们将认真吸纳提案建议,持续完善县域慢病管理体系,全力守护群众健康福祉。
2025年6月20日
联系单位:汤阴县卫生健康委员会
联系电话:0372—625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