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阴县统计局
关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统 计 公 报
2024年5月13日
2023年,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阳重要指示精神,落实落细省委书记楼阳生莅汤调研讲话,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决打好“拼经济”十大攻坚战,全力以赴攻难关、破难题、防风险,经济社会各项工作稳步发展。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826370万元,比上年增长4.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73178万元,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697267万元,增长4.4%;第三产业增加值855925万元,增长5.5%。三次产业结构占比为14.9:38.2:46.9。全年人均生产总值41028元(按平均常住人口计算),增长5.5%。
二、农 业
全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099511.9亩,比上年增长0.1%。其中,夏粮播种面积547312.3亩,与去年持平,秋粮播种面积552199.6亩,增长0.3%;棉花播种面积295.2亩,下降52.9%;油料播种面积26766.8亩,增长6.6%;蔬菜播种面积121855.2亩,增长2.4%。
全年全县粮食总产量436248吨,比上年增长2.6%;油料产量6616吨,增长6.1%;棉花产量27.6吨,下降52.5%;蔬菜产量532322吨,增长2.5%。
表1:2023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产量 (吨) |
比上年增长 (%) |
粮食 |
436248 |
2.6 |
#夏粮 |
255414 |
-2.3 |
秋粮 |
180834 |
10.5 |
油料 |
6616 |
6.1 |
棉花 |
27.6 |
-52.6 |
蔬菜 |
532322 |
2.5 |
全年全县猪牛羊禽肉产量3.9万吨,比上年下降6.9%;禽蛋产量3万吨,下降19.7%;牛奶产量2.2万吨,增长59.7%。
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615377千瓦,比上年增长2.8%;农用拖拉机1.26万台,增长0.4%,其中大中型拖拉机2745台,增长5.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1%,其中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6.8%,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4%,轻、重工业增加值比例为41.6:58.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7%。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21.3%。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增长4.9%。
图1:2023年各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速度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涉及的20个行业大类中15个行业增加值呈增长态势,其中家具制造业(增长43.4%)、造纸和纸制品业(增长31%)、食品制造业(增长30.1%)3个行业增速超过30%。
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2744606万元,比上年增长7.6%;利润总额99804万元,下降4.2%。
表2:2023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单 位 |
产 量 |
比上年增长(%) |
小麦粉 |
吨 |
983638 |
-15.2 |
饲料 |
吨 |
167567 |
1.1 |
鲜、冷藏肉 |
吨 |
40246 |
2.1 |
纱 |
吨 |
6151 |
-9.1 |
服装 |
万件 |
738 |
0.1 |
化学药品原药 |
吨 |
1644 |
7.2 |
塑料制品 |
吨 |
4770 |
39.9 |
水泥 |
吨 |
55874 |
-42.6 |
生铁 |
吨 |
785321 |
14.2 |
粗钢 |
吨 |
902947 |
6.7 |
钢材 |
吨 |
790073 |
-15.7 |
全年全县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上升0.07%。
全年全县建筑业增加值131101万元,比上年增长0.6%。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7.05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5.08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4.8%,其中城乡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4%,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7.9%。商品房销售面积502607平方米,下降5.1%。商品房销售额225375万元,下降1.9%。
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86123万元,比上年增长8.3%。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64121万元,增长4.3%;零售业零售额320050万元,增长9.8%;住宿业零售额2939万元,增长8.6%;餐饮业零售额99013万元,增长6.5%。
六、交 通
全年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67808万元,比上年增长11%。
全年全县公路货运量1053.9万吨,比上年下降70.3%;货运周转量262421.1万吨公里,增长53.2%;客运量491.2万人次,增长85.5%;客运周转量29412.2万人公里,增长120.4%。
七、财政和金融
全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2355万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税收收入165424万元,增长5.1%,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8.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12061万元,下降6.3%。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737543万元,比年初增加253888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302412万元,比年初增加239480万元。各项贷款余额2031928万元,比年初增加383181万元。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全县财政科学技术支出9365万元。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新认定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新认定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全年授权专利324项。
年末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57所,其中普通高中8所,在校学生16625人;职业高中1所,在校学生4212人;初级中学20所,在校学生26709人;小学76所,在校学生41214人;幼儿园149所,在园幼儿12482人;特殊教育学校2所,在校学生87人;教师进修校1所。
九、文化和卫生
年末全县有文化表演团体6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体育场馆3个、甲骨文书屋9个。县文化馆、图书馆、1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98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网点、298个农家书屋实现免费开放。
年末城区有线数字电视有效用户3805户,农村有线数字电视有效用户7347户,有线电视覆盖249个行政村。
年末全县有专业卫生机构21个,床位2031张,全县医疗卫生机构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847人。
十、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全年全县新建市政道路13条,续建4条。永通大道改造工程全线通车,实现“路通灯明”。水环境修复(一期)改造项目初具形象,水系全线贯通。第三水厂建设稳步推进。新铺热力主管网10.3公里,新建改造热力站5个,新增供热管网面积71.2万㎡。完成6个老旧小区改造,252户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年末全县共有环境监测站1个,环境监测人员6人。全年工业废水处理474.2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100%。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44.13万人,城镇化率为54.08%。
全年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8.1万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609人,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完成市定目标的100.03%,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完成市定目标的109%。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42870人。
全年全县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64860元,比上年增长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308元,增长5.8%。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790.4元,增长4.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20.3元,增长6.5%。
全年全县农村低保对象5254户7340人,共发放低保金1922.2万元;城市低保对象1001户1309人,发放城市低保金533万元。特困供养对象共有2039户2125人,共兑现特困供养资金1974.1万元。
注:1、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2、本公报中涉及的部门数据,由各对口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