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水利水电】汤阴县大中型灌区概况
发布:仝晨  来源:汤阴县水利局  时间:2023-12-04 16:07:28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分享:

灌区,通俗地讲就是旱能灌、涝能排,粮食有这样的条件,一定是稳产高产。我县共有一个大型灌区:汤河灌区(漳南分灌区);三个中型灌区:琵琶寺灌区、五陵灌区、瓦岗灌区。

一、汤河灌区

汤河灌区为漳南灌区分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0.7万亩。漳南灌区位于太行东麓、河南省北部,属海河流域漳卫河水系。灌区始建于1966年,北依漳河,南界淤泥河、永通河,西起彰武、汤河水库,东至卫河,东西长68km,南北宽40km,控制范围1450km²,总耕地面积141.4万亩,包括安阳市区、安阳县、汤阴县、内黄县三县一市一区,设计灌溉面积12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为108万亩,总人口149.05万人。

汤河灌区区域内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年际之间差别较大,旱年多,涝年少。多年平均降雨量548.9mm,64%的降雨量集中在夏季,19%的降雨量在秋季,14%的降雨量在春季,3%的降雨量在冬季。七月下旬至八月上旬为全年最多的降水期,占七、八月份降雨总量的43%,极易发生洪涝。年蒸发量为1920.1mm。降水量偏少,降雨量不均,造成春旱、夏涝交替。

灌区地处太行山山前冲积平原,部分丘陵,地势自西向东南倾斜,地面高程为100~50m,平均地面降约1/1300。灌区处于“山西陆台”与渤海洼陷的过渡地带中,西部是太行山隆起的东翼,中部为汤阴地堑的北端,东段为内黄隆起。灌区内普遍分布着第四系全新冲积、洪积(或风积)地层,其成分主要有轻、中、重粉质壤土、粉细砂,少量粘土和卵石,城区以上表层为黄土状土,孔隙大,具砂感,由薄逐渐增厚;城区地层表层也多为黄土状土,但较薄,个别地方有微湿陷性。城区以下表层黄土状土逐渐消失,代之为冲积的新近沉积层。

灌区内主要干渠为汤河三干渠、汤河北干渠均自汤河水库引水。汤河干流发源于太行山东麓,鹤壁市张公堰牟山脚下,流经鹤壁市、汤阴县。至汤阴县双石桥处汇入汤永河,流域面积211.5km,全长45km,其中鹤壁市境内9.1km,汤阴县境内35.9km。汤河河道泄量上大下小,游河道过水断面宽大,汤河干流京广铁路桥以上平槽泄量可达1000m3/s而中下游河道断面小,过水能力只有80~150m3/s。汤河干流堤防普遍面单薄,部分无堤防,堤防防洪标准仅5年一遇,流域内洪涝灾害发生频繁,京广铁路至京珠高速公路段已按20年遇洪水标准治理。

汤河水库位于河南省汤阴县西南约7km,卫河支流汤河上游,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62km2,总库容5615万m3,兴利库容2069万m3。水库枢纽由主坝、副坝、溢洪道、输水洞四部分组成。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长1043m,最大坝高29.3m。水库开发目标以防洪、农业灌溉为主,兼顾旅游等综合利用。汤河水库于2007年~2010年进行了除险加固,现状防洪标准已达到100年一遇标准设计,2000年一遇标准校核。

汤河三干渠从汤河水库右坝头新建输水洞引水,穿过汤河水库溢洪道后经赵家窑村向东,过黑涧沟、白涧沟继而转向东北至南张贾村,然后横穿康大公路与鹤台公路,于五里岗干渠桩号1+150处汇入五里岗干渠,总长3.163km。汤河三干渠起点设计渠底高程104.50m,终点设计渠底高程97.56m,设计流量4.0m3/s,加大流量5.2m3/s。

2008年11月,安阳市漳南灌区管理处组织编制了《河南省安阳市河南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第二期)可行性研究报告》,2009年6月,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豫发改农经[2009]967号文予以批复。根据《河南省安阳市漳南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2010年度实施方案》(河南省豫北水利勘测设计院,2010年8月),2010年度渠道治理内容为:汤河三干渠桩号0+200~3+160段长2.96km渠道疏挖、衬砌工程;汤河三干渠新建桥涵8座,新建渠首枢纽和下游枢纽各1座;新建倒虹吸1座、压力涵洞1座。

二、琵琶寺灌区

琵琶寺灌区总耕地面积10.8万亩,设计灌溉面积5.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4.0万亩。灌区涉及香寺、王老屯、牛村、长沙、陈下扣、石庙、王君庙等23个行政村,总人口5.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0.1万人,农村人口5.5万人。灌区内乡镇企业发展迅速,中部的亚新钢厂位于汤阴县宜沟镇,紧邻107国道与京广铁路,是河南省大型现代化民营钢铁联合生产企业之一,设计生产能力200万T,年产值5亿元;另外还有汽车配件厂、酒厂等乡镇企业,养殖业加工业遍布乡村,灌区内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繁荣,社会安定。

灌区地处永通河上游,灌溉水源主要为引淇河水,淇水通过引淇隧洞进入琵琶寺水库,通过水库调节灌溉用水。

琵琶寺灌区引水枢纽位于河南省鹤壁市境内,通过引淇隧洞引淇河水入琵琶寺水库,通过水库调节灌溉用水。引淇隧洞渠首位于盘石头下游16km的淇河左岸,无坝引水,渠首设两孔进水闸,后接引淇隧洞,隧洞长4km,设计引水流量10m3/s。根据盘石头水库建成后的配水方案,每年向琵琶寺水库供水2000万m3。琵琶寺水库多年平均径流量258万m3。

琵琶寺灌区初建于1958年,1959年建成并投入使用,主要承担着宜沟镇所辖23个村庄的灌溉和乡镇企业供水。灌区于七十年代中期进行了改扩建,对三条干渠进行了硬化改造,使灌区灌溉面积增至80万亩,但当时由于受资金和施工条件限制,建筑材料和施工质量差,灌区不能正常发挥效益,实际灌溉面积只有4万亩。灌区骨干工程现有总干渠、南干渠、北干渠三条干渠,总长度22.1km,支渠12条,总长度50.27km,建筑物103座。

总干渠从琵琶寺水库泄洪洞引水口至吴指挥营,主要供灌区北部陈庄、小洼、陈下扣、王下扣及吴指挥营等耕地灌溉和居民生活用水,设计灌溉面积1.7万亩,设计流量5m3/s,总长度6.6km;三条支渠分别自总干渠4+100、4+100、5+850处引水,总长12.97km。

北干渠从琵琶寺水库北灌溉洞引至南阳庄,主要为供灌区南部段庄、牛村、未城、冯岗等耕地灌溉和居民生活用水,设计灌溉面积1.85万亩,设计流量11m3/s,总长度10km;四条支渠分别自北干渠0+010、2+200、6+600处及干渠末引水,总长19.25km。

南干渠从琵琶寺水库南灌溉洞引至盖族,主要为灌区中部香寺、石庙、长沙等耕地灌溉和居民生活用水,设计灌溉面积1.75万亩,设计流量1.0m3/s,总长度5.5km;五条支渠分别自南干渠2+200、2+650、4+600、6+120处及干渠末引水,总长18.05km。

灌区田间配水渠道斗渠116条,总长度88.1km,农渠共有306条,总长度70.9km,现状均为土渠。由于灌区建筑材料和施工质量差,且在运行过程中,水价低、收费不到位,管理单位资金缺乏,工程管护及维修困难,致使灌区工程在“先天不足,后期失修”的情况下,日趋老化,病险严重,存在渗漏严重、工程破损、渠道及建筑物坍塌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农业发展。琵琶寺灌区属丘陵区,地形复杂,坡度陡峻,径流集中,排水主要以天然排水沟为主。主要排水干沟属汤河流域,河道坡降为1/80~1/400。总干渠排水以永通河、小洼河和下扣河为主,北干渠排水为永通河、长沙河等。南干渠排水为永通河、未城沟、牛村沟和冯岗沟等。干支河沟排水条件良好,根据灌区多年来运行情况,一般易内涝。

琵琶寺灌区为平原和丘陵的过渡带,人均耕地1.96亩,受地区经济状况及其它因素影响,灌区内农民主要粮食作物已实现自给。根据现状调查分析统计,灌区内作物以小麦、玉米、棉花、大豆、谷子为主,兼有少量蔬菜、油菜等其它作物。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2万亩,亩产800kg,年总产2560万kg;棉花种植面积0.3万亩,油料种植面积0.3万亩,其它作物0.2万亩。

2019年,琵琶寺灌区实施了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对北干渠琵琶寺水库北灌溉输水洞出口处至香寺村段(长0.538km)、南干渠琵琶寺水库南灌溉输水洞出口处至牛庄村段(长3.80km)、北一支渠首至南水北调弃土场(长2.87km)段渠道两侧浆砌石侧墙进行拆除重建及衬砌防渗,共拆除重建、防渗衬砌渠道7.208km,重建或维修建筑物48座,配套信息化建设。

汤阴县2023-2025年度琵琶寺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本项目工程为两年滚动实施项目,总投资5757.3万元。2023年项目总投资1390.39万元,其中中央资金751万元,省级资金429万元,县级配套资金210.39万元项目主要实施内容:渠道改造4.8km,其中总干渠治理长度1.37km(桩号0+560-1+930),包括单侧渠墙衬砌1.645km,单侧重建渠墙0.41km,渠底衬砌1.37km;北干渠重建渠道3.431km。渠系建筑物14座,包括新建节制闸5座,改建分水闸1座,重建盖板涵5座,维修渡槽3座。项目已按计划进场动工,将分年度完成既定工程目标。

三、五陵灌区

五陵灌区始建于1964年,设计灌溉面积5.6万亩,实灌面积3.9万亩,有效灌溉面积不足2万亩。由于灌区渠系为群众自筹资金建设,渠道及建筑物标准低,渠道多数为土渠道。近年来汤阴县水利局多方筹措资金用于五陵灌区渠系建设,主要对渠首提灌站进行了修复重建。

南小章提灌站位于五陵镇南小章村卫河左岸,通过提灌泵站引卫河水灌溉,涉及14个自然村,农业人口2.42万人。提灌站扬程26米,装机6台,装机容量680KW,配有500KV·A变压器2台,20寸水泵6套,设计提水流量3.0m3/s。1980年灌区配套有效灌溉面积为2万亩,2000年后有效面积为1.3万亩,2015年实灌面积0.75万亩。灌区内有支渠一条,长8.8km;支渠2条,长18.5km;斗、农渠143.5km;渠系配套建筑物112座。

2021年暴雨过后,县水利局组织实施五陵灌区水毁工程修复项目,对一级提灌站的机电设备进行了更换,管理房、蓄水池等进行维修翻新。

县水利局谋划实施汤阴县五陵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总投资约6157.34万元,建设内容为:南小章干渠延长1条,新建分干渠2条,支渠防渗27条,总长48.15km。项目改造完成后。灌区内水利设施将充分发挥其效益,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四、瓦岗灌区

瓦岗灌区位于汤阴县城东南15km处火龙岗中段,隶属瓦岗乡,属半湿润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灌区东与五陵镇接壤,南与浚县屯子镇毗邻,西连伏道乡,北与菜园镇为邻,地势西高东低,东西、南北长约8km,灌区设计灌溉面积5.9万亩,其中冈丘地占77.2%,泊地占13.2%,平原(黄壤)占9.6%,涉及该乡所辖行政村19个,农业人口4.07万人。

灌区水源为卫河河水,由位于五陵镇瓦查村卫河左岸的一级提灌站从卫河引水,经五级提灌进行灌溉,下设5条干渠,21条支渠。干渠总长度14.19km,支渠总长度41.63km。

其中一级提灌站干渠4条支渠(分别为一干渠、一干渠东支渠、辛庄支渠及西柳圈支渠)、二级提灌站干渠6条支渠(分别为二干渠北支渠、二干渠南支渠、马岗支渠、西柳圈北支渠、南寒泉支渠及郑家屯小二站支渠)、三级提灌站干渠8条支渠(分别为三干渠北低线支渠、三干渠南低线支渠、三干渠北高线支渠、三干渠南高线支渠、邶城支渠、小元北支渠、小元南支渠及龙虎支渠)、四级提灌站干渠3条支渠(分别为四干渠北低线支渠、四干渠南低线支渠、四干渠北高线支渠)。

瓦岗灌区主要排水沟为赵王沟,灌区范围内长度为9.72km。灌区内农田水利设施有162座。

瓦岗灌区始建于新中国成立后,于1966年至1977年间分别5次在5个不同地方依次建了一、二、三、四、五共5个级别的提灌站及与其配套的灌溉渠道。灌区开灌以来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于解决灌区人畜吃水和农业灌溉,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抗御自然灾害,稳步发展农业起到了重要作用。一级提灌站于2016年已实施改造,二级和三级提灌站及配套灌溉渠道在2018年节水配套改造项目中改造完成,四级和五级提灌站及配套灌溉渠道及赵王沟清淤除障将在2021、2022年度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中改造完成,目前项目已全部完工。灌区内水利设施充分发挥其效益,促进粮食增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