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汤阴县201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  来源:财政局  时间:2015-03-17 17:21:35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分享:

汤阴县十四届人大

四次会议文件(5)

 

 

关于汤阴县201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

2015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5年3月12日在汤阴县第十四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县财政局局长杜庆武

 

各位代表: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汤阴县201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4年, 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财政部门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打造“中原经济区科学发展示范县”这一目标,坚持主基调、实施主战略,积极应对整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克难奋进,负重拼搏,坚持依法组织财政收入,合理有序安排支出,实现了稳中有进、稳中有为、稳中向好的局面,圆满地完成了县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年度预算收支任务。

  (一)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1、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7748万元,为年初预算79260万元的110.7%,较上年增长25.1%。在组织收入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严格依法征税,规范非税收入管理。

  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5230万元,为年初预算23556万元的107.1%,较上年增长18.6%,占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28.8%。

  乡(镇)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2518万元,为预算55704万元的112.2%,较上年增长27.9%,占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71.2%。

  在全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7748万元的基础上,加上各项上下级结算和转移支付收入52767万元、上级专项拨款补助42297万元、税收返还补助3123万元、债券转贷收入800万元、上年结余结转397万元、调入资金16000万元,全县可用财力203132万元。

  2、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02355万元,为调整后支出预算的99.9%,较上年增长16.5%。预算执行中,注重加快支出进度,优先保障法定支出、重点支出、民生支出。

  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67451万元,为调整后支出预算的99.9%,较上年增长20%。

  乡(镇)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4904万元,为调整后支出预算的100%,较上年增长1.8%。

  3、政府性基金收支完成情况。2014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56605万元,为预算的223.7%,较上年增长24.6%;支出完成141202万元,为预算的70.9%,较上年增长9.4%。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完成情况。2014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29370万元,实际完成27834万元,为年初预算的95%;2014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22549万元,实际支出26231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16%。

  上述预算执行数据待财政总决算批复后,数字还可能有小的变化,届时及时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2014年财政主要工作

  一年来,面对各种困难和压力,财政部门围绕全县工作大局,在困难中谋发展,在挑战中求突破,财政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1、着力抓好征管,提升财政整体实力 。为全力完成收入目标,我局坚持以组织收入为要务,不断改进与完善收入征管,进一步做大做强财政“蛋糕”。一是抓好收入任务分解。及时将全年收入任务分解下达各乡镇和财税部门,明确各单位收入任务。二是加强预算执行分析。在认真分析财政收入的基础上,充分预测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的影响,盯住全年收入目标,实行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保证收入均衡入库。三是强化非税收入征管。进一步完善非税收入收缴方式和操作程序,实现非税收入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促进非税收入平稳增长。四是完善收入征管手段。进一步强化、细化征管,认真查找征管薄弱环节,有效改进征管方式方法;依法组织收入,充分挖掘增收潜力,确保全年收入任务较好完成

   2、着力优化支出,财政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坚持以保障民生为重点,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公共财政对社会事业投入,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一是全面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政策,发放农资综合直补5316.29万元、粮食直补资金989.18万元、良种补贴1079.51万元,落实农业政策性保险财政补贴资金1216.95万元、农机购置补贴999万元,使广大农民得到更多实惠;深入实施农村综合改革,扎实推进村内公益事业建设,全年完成“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94个,申请奖补资金546万元,农村生活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发放石油价格补贴232万元,缓解油价上涨给农村及城市客运车辆带来的压力;二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2014年财政教育总支出5亿元,占全县公共财政支出的24.8%。全面落实“两免一补”及学生资助政策。安排义务教育阶段公用经费4212万元,确保农村中小学校正常运转。兑现家庭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302.6万元。安排普通高中阶段助学金146.4万元;安排资金38万元,对中等职业学校全部实现了免学费补助,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89万元;安排学前教育支出2000万元。加大教育基础设施投入。安排专项资金1.13亿元,用于我县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校舍安全工程项目;重点支持第一实验小学南北校区、实验中学北校区等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和提升办学水平;整合项目资金集中解决城区学校建设、职业教育、超大班化解等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安排专项资金169万元,用于我县全体教师体检;安排专项资金292万元,用于我县民办教师养老补贴。在2014年,我县顺利通过省政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验收,获得奖励资金80万元。三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加大社会保障投入。2014年社会保障总支出13073万元,占全县公共财政支出的6.5%。加大对社保民生资金的投入,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争取上级资金6023万元,县财政配套585 万元,确保了全县5.5万名60岁以上符合领取养老保险待遇人员领取到每月60元的基础养老金;财政支出五保供养资金525万元,保障了农村五保对象2091户2148人的养老问题;支出城市低保金1104万元,农村低保金2004万元,保障了18931名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全面落实再就业促进政策,争取再就业资金462 万元,拨付用于公益性岗位、再就业培训等再就业资金344万元,全面提升城乡劳动者的就业能力。继续开展小额担保贷款工作,为符合条件的自谋职业、自主创业者和微利企业提供贷款10964万元,拨付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资金980万元。加强社会保险基金财政专户管理,严格拨付手续,确保各项基金的专款专用。本年累计发放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养老金 2140万元,累计发放城乡居民养老金 4034万元,累计发放医疗金20764 万元(其中:城镇职工医疗金3970万元,城镇居民医疗金1600万元,新农合资金15194万元)。2014年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总支出22690万元,占全县公共财政支出的11.2%。加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全面提升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由人均280元提高到人均320元,县财政配套新农合资金达到1662万元,配套城镇居民医保资金172万元,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补偿机制,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在乡镇卫生院、标准化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零差价,全年共投入基本药物制度补助资金658万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城乡居民,财政共投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1524万元,建立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保障机制;2014年,财政投入9822万元,大力推进公租房(廉租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落实住房困难家庭租赁补贴。已建成公租房(廉租房)2286套,分配公租房(廉租房)1780多户;正在建设公租房(廉租房)1793套;发放住房租赁补贴37.4万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800户。四是认真落实县十个方面实事工作,按照2014年全县十个方面实事任务分解情况,全面落实农民各项政策性补贴资金拨付。认真做好全县十个方面实事重点工程资金保障工作,做到早筹资、早拨付、早实施、早见效,确保全面完成目标任务。五是全面保障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2014年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共实施6个项目,其中,土地治理项目2个,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4个,总投资4046.4万元,其中财政投资2622.4万元(中央财政资金1892.5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729.9万元),群众投工筹劳折资和企业自筹资金1424万元。所有项目将于今年3月底前竣工。六是支持基层组织建设。为进一步建立农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调动和激发农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深入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财政部门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提高农村干部待遇的文件精神,全年下达我县村级经费转移支付资金1543万元,其中:村干部工资1300万元,比去年增长33%。对村级转移支付资金的管理做到不拖欠、不挪用,确保了村干部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及村级组织运转,有力提高了基层组织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做好相关基础工作,明确支出用途事项,规定操作程序,严格规范管理,实行财政直接拨付,调动了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

   3、着力创新体制,强化财政监督管理。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推进精细化理财,构建公共财政体系。一是完善预算执行管理。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从编制到执行的各项规定和管理办法,完善公用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加强预算支出监管,提高预算执行的均衡性、安全性、时效性;加大统筹力度,保证重点支出需要;继续压缩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二是稳步推进财政信息公开。为进一步规范财政管理,本年度财政信息公开迈出实质性一步,在政府门户网站对全县2013年财政决算报告、2014年财政预算报告及报表、2013年基金收支决算表、2014年基金收支预算表、2014年“三公”经费预算财政拨款表、2014年全县各部门预算报表等进行了公示。财政信息敢于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深得社会各界好评。三是进一步巩固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立足部门预算,强化预算约束力,及时了解和掌握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严格按序时进度和项目进度审批用款额度,增强预算执行的时效性和均衡性。切实推进财政信息化建设,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通过对国库集中支付资金事前、事中的内外实时监控,保障资金支付安全。在全县10个乡镇财政推行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实现了“乡财县管”。四是加强专项资金管理。专项资金分配坚持“先定办法,后分资金”的原则,严格按照审批程序和权限分配。整合和统筹使用资金性质和使用方向相似的专项资金,加强部门间沟通合作,积极向上申报专项资金,支持社会各项事业建设。在资金拨付环节,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确保资金从分配到拨付的全过程监管。进一步强化国库资金管理,认真清理部门结余结转的项目资金,加大统筹使用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五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对国有资产及时登记台账,年度资产实行清查报表制度,掌握增减,防止流失。严把申请关、评估关、处置审批关、收益监交关,逐步对资产购置、资产出租、出借等日常管理事项实行动态化管理。六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引导会计行业健康发展。同时,组织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继续教育培训、财会知识培训、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等。七是加强财政监督检查。采取日常监督与定期检查相结合、普通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财政监督。全力做好配合国家审计署对土地资金的审计检查工作,牵头成立了财政局专项检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协调国库、预算、经建、综合等业务股室负责人做好配合,受到了检查组的好评。配合省财政厅监督检查五处对菜园、古贤、任固、五陵四个乡镇土地整治项目资金和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进行了检查,及时纠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一步规范了项目资金管理。八是做好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今年共完成预决算评审项目783个,送审金额17.51亿元,审定金额15.11亿元,审减金额2.4亿元,审减率13.07%。九是公务卡制度改革工作稳步推进,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务卡消费制度,加强对各预算单位大额现金使用的审核和监控,从严控制现金支付结算。目前已有149个行政事业单位办理了公务卡991张,实现刷卡消费578万元;十是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专人专职做好地方债务的动态监管统计,实行月报制度,同时采取措施规范政府举债行为,积极防范债务风险。

   4、发挥部门优势,争取上级支持。认真研究财政政策,搞好对接工作,加大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力度。积极与上级财政部门沟通,了解有关财政信息,充分发挥财政部门优势,为我县争取资金支持。2014年申报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一个,争取资金960万元;争取全国第六批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重点县建设项目,项目共投资2973.8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1200万元,省级财政投资1200万元,市级财政投资240万元,县级配套资金240万元,群众投劳折资93.35万元。目前项目已经审批,正在呈报实施方案。全年争取产粮大县奖励资金 2601万元,争取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资金200万元。配合相关部门争取政法专款补助1490万元等专项资金;争取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资金1520万元,争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专项资金1723万元,争取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628万元,争取保障性住房配套工程资金2694万元,争取职教中心实训楼建设资金1000万元、争取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资金1595万元,争取沼气工程资金171万元,争取支持产业聚集区提高承载能力奖补资金和产业集群发展奖励资金300万元,争取政策性粮食财务挂账利息补贴542万元。

  5、拓宽融资渠道,培植财源建设。一是努力拓展政府融资渠道。着眼于壮大财力和经济建设大局,不断拓展整合政府财力资源工作新领域,对于能够发挥市场作用、吸引社会资源参与的领域,根据市场经济规律和公共财政原则,采取市场化的方法撬动社会资源,放大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财政部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的精神,我县组建成立PPP模式管理中心,并组建一家国有企业,注册资本金1000万元,作为负责对PPP模式下合作项目和合作公司的操作机构。二是积极开展融资工作,创新融资模式,化解资金瓶颈难题,推进政银企对接工作,加强与金融工作有关的协调、对接、服务等工作,为高效配置金融资源牵线搭桥。同时,加强与各金融机构衔接,完善了政府融资信用担保平台,支持本地企业做大做强。为支持做大做强担保公司,及时为县建投公司注入资本金,新增资本金5000万元;为县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新增担保基金2000万元,壮大担保能力,为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筹措资金3000万元组建汤阴县诚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已成为汤阴县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服务平台,发挥了担保公司中小企业发展的“启动器”、企业融资信用的“孵化器”、银行贷款的“减压器”功能,助推汤阴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为支持招商引资企业建设进度,县财政筹资3000万元建立了土地出让过桥资金池,为加快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提供服务。

    6、加强队伍建设,提升财政干部素质。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完善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议事规范,提高财政决策的民主化程度,增强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做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根据《汤阴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文件精神,按照县委关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有关要求,财政部门紧紧围绕“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扎实开展了教育实践活动各项工作,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对教育实践活动方案作了具体部署和落实,真正把学教活动各个环节抓实抓细,取得了一定成效。三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强化政治约束、法纪约束、权力约束和道德约束,增强党员干部防腐拒变能力。四是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坚持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全心全意谋发展、促和谐。五是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单位创建和举办“道德讲堂”活动,抓好干部职工社会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积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倡导“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在具体工作中和日常生活中,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2014年财政局顺利通过文明单位换届工作,再次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六是加强财政干部教育培训。以能力建设为中心,组织财政干部开展政治理论、财政业务、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提高财政干部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2014年,财政工作成效的取得是县委科学决策、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依法监督、悉心指导的结果,是县政协民主监督、积极帮助的结果,是各部门、各乡镇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总结成绩的同时,财政工作运行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随着一批财政新规的出台实施,地方政府面临一些难以回避的问题与矛盾,既要考虑发展,又要考虑政策的合规性;二是刚性支出增长加快与可用财力增长放缓的矛盾;三是民生保障范围不断扩大与生产发展需求日益强劲的矛盾;四是政府债务偿还与财政资金调度紧张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在以后工作中采取措施逐步缓解和解决。也恳请各位代表、委员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一如既往地对财政工作给予支持和指导。

    二、2015年财政预算(草案)

  根据县委决策部署和财政工作的总体要求,2015年全县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着力提高财政收入质量,优化收入结构,降低非税收入占比。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推进预算公开制度改革,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坚持积极稳妥、统筹兼顾原则,加强财政科学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2015年财政预算安排的基本原则:

  一是统筹兼顾求平衡。财政收入增幅与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保持适度的增长速度,并充分考虑税源增减因素,合理把握财政收入规模;树立过紧日子思想,统筹安排各项财政支出,兼顾需要与可能,坚持突出重点、有保有压,合理配置财政资源,确保量入为出,收支平衡。

  二是突出重点惠民生。在确保工资发放和部门履行职能所需的基础上,资金分配继续向民生领域倾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支持城乡一体化建设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先发展教育,巩固民生工程实施成果,加快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三是集中财力办大事。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集中财力办大事。贯彻县委决策部署,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集中财力确保经济结构调整、重点领域改革等重大项目支出,促进县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2015年财政收支预算草案如下:

  (一)全县一般公共预算草案

  根据汇总各个乡镇和县本级的情况,2015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目标99155万元,较上年完成增长13%;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186925万元,较上年预算安排增长40.8%。

  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目标28497万元,较上年完成数增加3267万元,增长12.9%。分项目看,税收收入2584万元,较上年完成数增长12.4 %,(国税部门 416万元,增长13%;地税部门2168万元,增长12.3%);非税收入25913万元,增长13%。上述收入加税收返还收入3082万元和体制结算等收入76072万元、上年结余结转133万元(不包括待结算资金644万元),上级年初专项拨款收入6998万元、调入资金3.36亿元,可安排收入为148382万元,比上年预算增长44 %;具体安排情况是:

  工资福利支出34218万元,较上年预算减少1691万元;

  商品和服务支出34589万元,较上年预算增加5941万元;

  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38017万元,较上年预算增加7225 万元;

  其他资本性支出安排23262万元,主要是一般公共预算资金安排的大型修缮、基础设施建设和办公设备购置等资金;

  其他支出安排14696万元(含预留工资改革资金13262万元);

  预备费安排3600万元,较上年预算增加 600万元。

  按照功能分类的重点支出安排情况是: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4039万元,较上年预算增加2902万元,增长26.1%;

  教育支出45695万元,较上年预算增加12501万元,增长  37.7%;

  公共安全支出11412万元,较上年预算增加742万元,增长7%;

  科技支出1793万元,较上年预算增加141万元,增长8.5%;

  农林水事务支出14382万元,较上年预算增加6066万元,增长72.9%;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415万元,较上年预算增加605万元,增长33.4%;

  医疗卫生支出22789万元,较上年预算增加7515万元,增长49.2%;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827万元,较上年预算增加926万元,增长9.4%;

乡镇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目标为70658万元,较上年完成数增加8140万元,增长1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8543万元,较上年预算增长29.8%。

   (二)县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县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期 12.36亿元,加上年结转本年4.2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13.2亿元,调出资金3.36亿元。

  2015年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安排,首先保证专项资金安排的项目,如上年结转今年支出的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30066万元,剩余部分主要用于我县城市建设支出、对农民的征地补偿以及偿还政府到期债务支出。

  (三)县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草案

  2015年,县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34526万元,加上历年滚存结余26525万元,可供安排资金共计61051万元,2015年安排支出29368万元,结转下年支出31683万元。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收入4022万元,支出3634万元;生育保险收入225万元,支出102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收入     18006万元,支出16800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收入1842万元,支出1852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收入9131万元,支出5730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收入1300万元,支出1250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因我县经营性国有资产投资收益总量较小,不宜单独编制收支预算,决定将其收支预算纳入一般公共预算。

    三、2015年财政工作任务

  为圆满完成2015年预算预期目标,保障财政收支平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着眼全面深化改革全局,围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三大任务,有序有力有效推进。紧紧围绕县委的工作部署,财政部门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全面转变理财思路,强化预算约束,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一是健全预算体系——所有收支全部纳入预算;二是建立透明预算制度——部门预决算全面公开;三是调整财政体制——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县乡财政体制;四是完善分配机制——改革财政资金分配政策和支持方式;五是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健全科学的绩效目标指标体系;六是改进预算编制制度——在编制零基预算和滚动预算等方面寻求突破;七是规范预算执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针对现有的县乡财政体制提出调整意见,继续推进预算公开、绩效评价等财政工作开展,同时,对今年可能开展的基础性工资改革、公车改革、行政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等工作统筹考虑,保证各项改革能落到实处。

   (二)科学合理编制2015年财政预算

  2015年收入预算的编制要实事求是、积极稳妥、留有余地,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要充分考虑经济下行压力和推进营改增等减税因素,建议按预计增长13%确定,同时要力争实现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保二争一”目标;财政支出预算要保工资、保运行、保重点,严控一般支出,通过清理结余结转资金来调整支出结构,考虑各种增支需要,想方设法实现收支平衡。

    (三)统筹兼顾,千方百计惠民生

   一是扎实实施民生工程。继续加大民生工程投入,确保各项民生工程资金落实到位。二是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加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完善扶困助学机制,大力扶持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确保教育投入依法稳定增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稳步实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三是加大支农投入。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积极争取资金、整合各项支农资金,加大扶贫开发和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大力支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加大城乡环境整治等投入,完善城乡清洁工程保障机制;四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积极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完善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管理,确保国家惠民政策落实到位。    

  (四) 强化财政收支管理

     一是强化收入征管。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征收、一手抓税源培育,真正做到该收的收足,该退的退净;摸清家底,分析现状,把握规律,争取主动;做好服务企业、服务基层工作,寓服务于征管之中,为企业提供动力与支撑,增强企业发展信心。二是强化预算执行。预算编制和执行是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反映了财政工作的管理水平,今年部门预算中的“三公”经费要实现零增长,专项资金拨付按轻重缓急确保重点;加强预算的执行力和公信力,维护预算的严肃性。三要强化预算监管。与审计部门联手加强财政资金监督,监督预算、监督专项资金、监督资金拨付、监督工程经费。巩固厉行节约成果,降低行政成本;

    (五)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增强财政抗风险能力

  正确处理发展速度与财力可能、债务规模与偿债能力之间的关系,既要创新融资方式,充分利用财政资金撬动银行资金,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也要建立完善“借、管、用、还”的良性机制,进一步推进政府性债务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将债务规模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努力防范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  

(六)着力强化财政监管,坚决守住财经纪律底线

  加强财经纪律监督检查,对财政性资金运行实行全过程监督,确保各项财政政策落到实处,切实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建立多层次合作监督模式,合力推进“大监督机制”,提高各方面执行财经纪律的自觉性。

    (七)加强队伍建设

    一是切实提高财政干部队伍履职能力。进一步强化纪律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树立良好的财政干部形象。二是积极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和举办“道德讲堂”活动,在工作中完善内部考核机制,抓实效、抓落实、抓监督,提升干部队伍素质,提高服务能力,形成创先争优浓烈氛围。三是不断增强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的坚定性和自觉性,确保认识到位、工作到位、落实到位;强化制度执行的刚性,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努力营造财政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工作作风。

    各位代表,2015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自觉接受县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进一步深化改革、锐意进取,认真履职、扎实工作,努力完成全年工作任务,为加快推进汤阴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汤阴县本级2015年“三公”经费预算统计表.xls

 

2015财政报告附表.xls

 

2015年本级预算支出明细.xls

 

汤阴县县本级2015年财政预算公开说明.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