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设施农业是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近年来,菜园镇立足当地地域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积极引导群众大力发展温室黄瓜种植,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着力补齐短板弱项,优化延伸产业链条,擦亮了黄瓜品牌,让特色产业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在地保姆合作社蔬菜大棚里,到处都是一片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一株株青翠欲滴的黄瓜藤正在向上生长,一朵朵鲜嫩的黄瓜花点缀其中,把整个大棚染得绿意浓浓,村民们正忙着为大棚里的黄瓜掐须、整枝、绑蔓。走进另一座大棚,一根根翠绿的黄瓜垂挂下来青翠欲滴,农户们正在忙碌着将顶花带刺的黄瓜打包装箱,准备销售,一幅热闹繁忙的景象。附近的一座大棚内,株株瓜秧上开满了黄色的花朵,小小的黄瓜刚刚长成,它们昂扬的生长,寓意着又一个丰收年,黄瓜大棚里开满“金花”,小黄瓜成了群众致富的“金条条”。
“咱现在所处的大棚属于半冬暖棚,棚内平均温度都在40度,秧苗都是从山东批发,一株5毛钱,黄瓜种有5亩3个棚,这一批是春节后种植的,4月10日左右上市,两个月采摘期,成熟期每天都可采摘七八百斤。咱家的黄瓜选用优质品种,产量高,口感甜脆、鲜嫩、清香,不仅口感好,而且营养价值高,在市场上十分抢手,订单不断,安阳的华联、丹尼斯、沃尔玛各大超市和汤阴县的欧多福超市都有销售。”合作社负责人史玲玲介绍道。
一根黄瓜滋养一方水土,一根藤蔓牵引美好生活。近年来,菜园镇推广蔬菜大棚种植和无公害管理模式,培育“新农人”,打造“新菜乡”,用心用情做好“小黄瓜”,推进乡村振兴“大文章”,在丰富百姓“菜篮子”的同时鼓起农户的“钱袋子”,让农业发展成为农民致富“金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