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农历七月七,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佳节“情人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古人常常在这个节日祈福许愿、乞求巧艺、祈祷姻缘等。在“七夕节”到来之际,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指示精神,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姻观、家庭观,营造节日氛围,倡导婚姻忠贞,家庭和睦,8月18日,苏孔村委会联合政府办、同乐社工特举行此次“情暖乞巧节,传承好家风七夕活动。现场邀请了村里金婚夫妻、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代表参加活动。
重温经典赏七夕
首先,社工现场为大家介绍了七夕节的来历和文化内涵。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又叫做“乞巧节”,乞巧,既是乞求女子心灵手巧,也是祈望生活美满智巧,节日这天,女子们都会比巧,展示自己的手工绝活,比如穿针比巧、喜蛛应巧、丢巧针、吃巧针。因此七夕节并非单纯与爱情有关,而是属于女子的节日。
相当于一个女子大型祈福节日!与此同时,社工讲述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七夕古诗词和牛郎织女的故事,并引起大家对七夕节的共鸣。
巧制香包赠家人
“原来七夕节不光是‘情人节’,还有这么浪漫的传统习俗,今天咱们也来比比谁手巧吧!”在了解七夕的渊源后,大家已经跃跃欲试,开始动手制作香囊,按照步骤认真地折叠布料、穿针走线、填充草药、挂上吊坠,活脱脱一个个巧手能将。七夕佩香囊,是中国延续千年的习俗之一,拾起一针一线,繁复一勾一捻,求祛病消灾、驱瘟辟邪,并寄有情人终成眷属。大家纷纷表示,要把自己亲手制作的香囊送给爱人。
文明家庭话七夕。家庭是社会的基石,美德承载的主体,分享会现场,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教师世家代表分享他们在文明家庭创建中的感受,将家庭美德故事不断传播和升华,弘扬了社会正能量。“文明家庭”带头弘扬孝老爱亲、夫妻和美、教子有方、邻里和睦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积极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助推器。
小组活动促默契
小组活动促默契。在分享会后,社工针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开展小组工作活动——默契大挑战游戏。在团体活动中,考验夫妻间默契度的小游戏逗得老人们开怀大笑,浓浓的幸福滋味在现场洋溢,增加家庭沟通,促进交流,让含蓄的老年人去表达自己心中的爱与关怀。
活动最后,丈夫将爱心送给妻子,妻子将自己制作的香包送给丈夫,深深的拥抱和贴心的话语,表达对他们坚贞爱情的深切敬仰。村委会给恩爱夫妻们合影留念,留下这最浪漫甜蜜的瞬间。
通过“情暖乞巧节,传承好家风”活动的开展,弘扬家庭文明新风,传承好家风好家训,以增进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风气,不断提高群众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乡村治理强化自信,以好的家风家训支撑起好的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以及丰润的道德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