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年时间,他为6户29名村民解决了多年的雨水倒灌问题;配合村里的自来水改造工作,由村集体出资,免费为全村安装了295块水表;帮扶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艺术传承人——原水明成立工作室并拉来首单1.58万元;与汤阴县供销合作社共同建设河南省第二家村级供销合作社——段庄村供销合作社;打通段庄村史馆到城南公园、城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综合审批中心各条道路,直接构建了一村、一园、一站、一中心的新格局……
这个停不下脚、勤勤恳恳、埋头苦干的人就是“90后”段庄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刘洋。2月24日7时许,记者随刘洋来到段庄村。走进村里,只见一条条柏油路纵横交错、干净整洁,临街村民家的外墙上画着一幅幅山水美景和中华传统文化宣传画,温馨和谐的画面像一条蜿蜒的画廊延伸到村民家中。
段庄村位于汤阴县城关镇,北临永通路,西临星阁路,东临信合路,南临城南公园。该村现有村“两委”干部5名,党员39名。2020年3月,在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工作的刘洋被选派至段庄村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始,刘洋和很多“90后”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一样,“太年轻”成了开展工作的绊脚石。但是,通过入户走访、实地考察,与群众拉家常、讲扶贫政策,刘洋用实际行动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和认可。当刘洋了解到魏喜梅等6户人家房屋紧邻村里的河沟,地势低洼,导致屋里经常被雨水倒灌问题后,立即和村干部制订可行性方案,建起60米长的防汛围墙和一座配有水泵的防汛污水处理井。2020年8月15日凌晨,暴雨突至,因为刚建的储水井里的水泵还没有通电,刘洋怕井中的水满后溢出倒灌到村民家,便冒雨到魏喜梅家叫醒她丈夫元志明,一起冒雨打开蓄水池中的水泵,将积水排入沟渠,保护了村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当天,记者来到魏喜梅家,只见她家的三间老房刚装修过。魏喜梅见到刘书记喜笑颜开地说:“今年这个牛年过得最舒心!倒灌问题解决了,房子重新装修了,心里美得很,这要感谢刘书记。过去,我出门见人都觉得矮半分,因为家里又乱又潮,特别害怕雨季倒灌,也不敢花钱装修房子。以前,家里的老墙就是‘天气预报’,只要墙返潮,不到半天准下雨。遇到大雨天,水就会倒灌到屋里。我曾经反映几次,问题没有彻底解决,现在刘书记给解决了,我发自内心感谢他!”
村民原水明对刘洋也是赞不绝口。他是中国民协协会会员,曾多次获国家级剪纸奖项,但凭借这个手艺仅能养家糊口。刘洋了解这个情况后,鼓励他成立剪纸工作室。在城关镇审批中心的帮助下,2020年7月17日,汤阴县武穆工艺品工作室成立了。为了能使工作室顺利运转,刘洋多方联系,和原水明共同设计以“红旗渠精神”为主题的飞索除险系列剪纸作品,以“保家卫国”为主题的拥军系列剪纸作品以及以“爱我中华”为主题的国庆系列剪纸作品,最终帮原水明拉到首个1.58万元的手工剪纸扇订单。截至2020年年底,原水明的工作室共销售了价值7万余元的剪纸作品。
段庄村也有短板,那就是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每年村里收入只有13万元,除去逢年过节给老百姓发的福利和村委会的日常开销,就所剩无几。有几两面卖多大的馍,刘洋和村干部讨论后认为,段庄村有其自身优势,那就是村外商铺众多且挨着公园和几所学校,人流量大就有消费潜力。该村把临近城南公园的废弃储水罐及公园北出入口进行了升级改造,将大型储水罐移走,与汤阴县供销合作社共同建设河南省第二家村级供销合作社——段庄村供销合作社。一方面,让供销合作社发挥便民利民作用,另一方面,刘洋和村干部打算依托段庄村供销合作社打造一条段庄小吃风情街,以此增加村集体收入,从而实现乡村振兴。
2020年12月,刘洋与女朋友喜结连理,当时恰逢村里“两委”换届。为确保换届顺利进行,刘洋婚后第二天就回到工作岗位,配合城关镇党委完成段庄村“两委”换届工作。至此,段庄村结束了长期无本村人当党支部书记的历史,实现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
如今,段庄村村美、人和、业兴。刘洋说:“段庄村还可以更好,我想为老百姓多做一些事情,乡村振兴才刚刚开始。”
(原载于2021年3月5日《安阳日报》3版 安阳日报记者尚丽娟 实习生 李昂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