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南日报》上保险,能否保“舌尖安全”?
发布:汤阴县委宣传部  来源:县 委  时间:2016-06-27 15:54:57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分享:


眼下,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正在开展,南京、东莞等城市启动试点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以下简称食责险)受到关注。事实上,我省汤阴县去年就率先开启了食责险全县统保实践,其经验被称为“汤阴模式”。目前,我省不少地方陆续开展了食责险。

保障“舌尖安全”,食责险能发挥多大作用,这一险种尚有哪些亟待完善之处?

舌尖安全引入食责险

“我们今年去台州一看,发现他们有些地方反而值得我们学习了。”张利军不会忘记,去年6月在安阳市召开了由全国各省、市、县有关部门人士参加的食品安全风险管理与责任保险论坛。汤阴县食责险统保项目作为典型经验,为食品安全工作提供的新思路新方法向全国推广。

张利军,人保财险安阳市分公司总经理,去年是让他感到自豪的一年。

2015年汤阴县为全县25家食品生产企业、30家食品流通企业、28家餐饮企业、67家学校食堂提供全面的食品安全风险保障。人保财险作为承保公司,全年签发保单150张,累计承担保险保障金额3.58亿元。

“通过2015年一整年的探索,实现了政府、企业、消费者和保险企业的多方共赢。”汤阴县政府党组成员石跃文介绍,汤阴县探索了“严格监管、防伪溯源、诚信保险、科普宣传、生态保障”五条路径来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这其中推行食责险是重要抓手之一。为鼓励企业投保食责险,对企业投保实行政府部分补贴,对学校食堂等公共场所全额补贴。通过购买服务,优化监管方式,协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推进食品安全的社会共治。

“我们人保系统先后在安徽宿州、浙江台州等地推广食责险,依托‘汤阴模式’在当地成功建立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张利军说。

扩展保障才能更接地气

今年食责险在汤阴继续推行。据了解,2016年承保方案进一步扩大了保险覆盖面,提高了保障程度。

针对当前农村群体性聚餐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实际,把汤阴全县辖区内群体性聚餐纳入食责险,成为今年承保方案的最大亮点。“这个非常接地气,太有必要了!”一名当地人士说,夏天农村红白喜事聚餐,天热时最容易发生食物中毒。

记者还注意到,2016年方案对餐饮和食品流通企业适当调高了责任限额和调整了费率,食品生产企业扩展承保了退换货损失责任保险,在餐饮业、食品流通企业与学校食堂、群体性聚餐扩展承保了场所责任,并且扩展承保不再单独收费。

“今年我们将理赔手续进行了简化。”张利军介绍,在保险事故的认定上除了法律诉讼案件外,主要以汤阴县人民政府食安办的认定为依据;只需经医疗机构认定疑似食物中毒,乡镇街道食安办确认,即可进行赔付。对责任明确的重大保险事故,保险机构直接对受害者先行赔付,或积极预付赔款,及时化解矛盾纠纷。

由于调高责任限额、降低生产企业费率、扩展保障范围,今年汤阴县的食责险保障范围较去年更广,全县群众性聚餐及有食堂的所有学校纳入食责险保障,投保食责险的企业也增加了23家。

向增值服务延伸

发生意外,获得保险赔偿,只是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

汤阴县的投保企业去年接受了来自国家质量认证中心食品专家的现场检查,对企业风险进行全面评估。这是人保公司引入社会专业力量改变过去保险忽视风险预防的做法,督促企业改善风险状况,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3年前我就打算找家保险公司,为我的产品信誉背书。后来全县统一承保后,产品就打上了PICC牌子。”安阳市诺金食品公司的老总付海峰说,这对提升品牌、促进销量还是有作用的。

“有保险背书,减少了市场营销成本。”安阳恒大农业科技公司经理王凯认为。

不过企业也对食责险还有更多的期待。6月15日,汤阴县食品企业代表们表达了各自的诉求。

付海峰建议,食责险收费能不能像商业车险那样实现差异化收费?按照往年出险情况灵活计费,而不是只按销售额。

当地流通企业欧特福购物中心经理张瑞说,他们有时遭到不明原因退换食品,损失能否理赔或者提供相关法律服务。

人保财险河南省分公司责任保险事业部副总经理周继阳坦言,目前的食责险条款需要改造升级,承担更多的企业需求,甚至是个性化需求。保险公司服务应侧重于事前预防,比如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定期进行防损检查。另外,保险公司对企业服务不能仅停留在食责险上,还可以提供财产险、雇员人身险、货物运输险等服务。

食责险能成强制险吗?

目前食责险在全省各地陆续推行,运作模式大概分为3种:一是汤阴模式,财政出资在生产、流通、餐饮、学校四个领域全覆盖食责险;二是洛阳模式,通过教育主管部门下文,明确全市所有学校在投保校方责任险时,要一并办理食责险;三是雏鹰模式,食品龙头企业雏鹰集团在其冷链、加工等生产流通环节引入食责险保障。

由此可见,目前食责险主要靠政府力量来引导。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在不断深化服务功能增加吸引力之外,能否把食责险变成像交强险那样的强制险种?

其实,我省关于保险业发展的“省十条”早已提出,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立法保障的责任保险发展模式,把关系公众利益密切的食品安全等七大领域作为责任保险发展重点,探索开展强制责任保险试点。

省保监局有关负责人对此认为,目前食责险的密度显然不够,大量食品加工企业、流通企业和学校还没有投保,需要有关部门协同推进,在条件相对成熟的地区或领域进行强制险试点具有现实意义

 (2016年6月21日《河南日报》十一版 记者:赵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