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阳日报》“群众需要是我工作的动力”——记汤阴县韩庄镇党政办主任裴林甫
发布:记者 王 涛  来源:1月26日《安阳日报》一版  时间:2015-01-26 09:16:39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分享:

  1月23日上午,汤阴县韩庄镇例行的早会一开完,镇党政办主任裴林甫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就开始忙碌起来。他的办公室不断有人进出,有的是出具身份证明的,有的是来完善政府办公手续的,有的是来咨询征地赔偿政策的……作为韩庄镇的“大管家”,裴林甫几乎每天都是这样在忙碌中度过的。

  记者碰到的一个腿有残疾的农民是专门来感谢裴林甫的,他是李家湾村的村民,叫李大军,因患小儿麻痹腿有残疾,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去年年底,他来到镇政府要求救助。裴林甫在了解情况后,通过镇企业办多方联系,在产业园区的郁竹制衣厂帮他找了一份保管的工作。现在,李大军每月有3000多元收入。李大军说:“过去,因为残疾想找一个既能赚钱养家、又适合自己的工作真的很不容易,打零工有些活又干不了,收入也低,养家根本不行,心里也很自卑。现在多亏裴主任帮助,俺有了稳定的工作,收入也不低,日子真是越过越有劲。” 提起这个事,裴林甫只是说:“谁没有遇到难处的时候?老百姓来找咱,说明心里有咱。咱帮个忙,这是当干部分内的事。”

  裴林甫从参加工作至今,已经在乡镇度过了15个春秋,从国税所到企业办,从团委书记到工官屯村党支部书记,再到现在的镇党政办主任,裴林甫一步一个脚印,赢得了群众和同事的一致好评。1.83米的身高,忙忙碌碌的身影,有着一副乐于助人的热心肠,这是他留给身边人最深刻的印象。

  “多亏了裴主任帮我跑工伤赔偿的事,要不然我一个人都不认识,告状都不知道往哪儿去,全家老小都指望我养活呢,以后可怎么生活啊?”说这话的人叫江元海,是工官屯村村民。裴林甫在这个村当过党支部书记,虽然现在在镇里工作,但工官屯村村民有事还是愿意找他。江元海去年在龙安区某建筑工地打工时腿部受伤,因为没有签订用工合同,索要赔偿没有依据,几次与工程承包人交涉,都没有解决问题。无奈之下,他拖着受伤的左腿找到了裴林甫。听完情况后,裴林甫决定帮他讨回公道。在随后的一个月里,裴林甫先后与建筑工地以及承包商协商,到相关部门咨询政策,陪同江元海到医院鉴定伤情,经过反复几次的协商调解,最终承包方按照工伤标准对江元海进行赔付,事情得到圆满解决。

  在党政办主任这个岗位上,每天接触的群众很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很多,但只要群众有需求,裴林甫都尽力办到。

  韩庄镇党委副书记李明告诉记者,作为“河南省百强乡镇”之一,韩庄镇无论是工作还是接待任务都比较多,裴林甫把党政办这个摊子收拾得井井有条,镇里的文件起草、校对、分发和日常考核、机关接待、后勤服务等工作全部落在他的头上,他对每一项工作都保持“一事不完、寝食难安”的紧迫感,每一项工作他都能拿得起、放得下,机关干部职工都称他为“多面手”。

  正是因为裴林甫脚踏实地、一心为民,才得到了群众和同事的一致认可。他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十佳乡镇干部”、先进个人等。裴林甫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咱们乡镇干部就是具体为群众服务的,不管干什么工作,只要干了,就要干好。群众需要是我工作的动力。”

  记者感言:把青春和汗水洒在乡间的道路上,把脚步和身影留在乡镇的历史上。15年来,裴林甫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埋头苦干,一门心思扑在乡镇工作上,一心用在为群众服务上,累并快乐着,收获了荣誉,也收获了群众的认可。心中有民,方能为民。他用自己的无私奉献默默散发着光和热,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