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阳日报》看汤阴县如何打造乡村治理新模式
发布:郭佳佳  来源:宣传部  时间:2019-04-25 15:22:02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分享:

近年,汤阴县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特别是以 “五风”建设为系统抓手,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深入实施,推动德治、法治、自治“三治”结合融入,推进了乡村有效治理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如何加强基层队伍建设、怎样才能发挥好汤阴地域特色的文化引领作用、群众的法治意识该如何进一步增强……4月11日下午,在汤阴县委会议室中,一场热烈的讨论正在这里进行。在这场以“德治、法治、自治‘三治’结合促进县域治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座谈会上,来自全县各个基层单位的代表你一言我一语,讲述了他们在推动“三治”结合工作中的经验做法,也抛出了不少在乡村基层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相关专家学者针对这些问题分别进行了交流发言。

    以德为镜  成风化人

    4月9日一大早,当大多数人还沉浸在梦乡时,汤阴县“岳乡榜样·汤阴模范”许波一家已经开始了一天的社会公益活动。

    在汤阴县城长虹路普罗圣堡爱心粥发放点,刚出锅的粥热气腾腾,刚炒出的菜香气扑鼻,10余张桌子旁围坐着30余名环卫工人。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许波和他的父亲许风军穿梭其中,一边为落座的环卫工人盛粥端菜,一边热情地招呼前来就餐的环卫工人。

    每周日,许波还会和妻子、母亲一起带领30余名家长和孩子端坐在教室,晨读《论语》。像这样的读书活动,许波一家已经风雨无阻地坚持了3年。

    像许波一样,在汤阴县各行各业中,身边好人不断涌现。近年,汤阴县累计树立“五风”榜样模范3000余人。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这些人群中,总有一个故事打动你的内心,总有一种力量温暖你前行。

    目前,汤阴县298个行政村普遍推行好人好事日常登记、评议、张榜、激励制度,褒奖凡人善举,放大微小感动。同时,还常态化举办了城乡农村道德讲堂,建设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志愿服务中心,组织开展了“立家规、传家训、美家风”系列活动和“精忠报国·厚德传家”系列文化活动,并创作《汤河骤雨》大型现代戏,弘扬“忠诚实干担当奉献”汤阴精神。

    以法为尺 鉴己正人

    “虽然俺岁数大了,但俺这颗心可不老,要多学习,跟上时代步伐。”4月9日晚上,73岁的城关镇东关村村民石希花说,这是她第二次去听农民夜校开设的“法治讲堂”,回去把法律知识讲给家里的孩子们,让他们知道无论走到哪儿都离不开法律的帮助。

    城关镇东关村是典型的“城中村”,村里存在着不少因城市发展带来的矛盾与问题。“村干部也有很多法律问题不太懂,在做群众工作时不知道该从哪儿入手。”东关村村委会主任刘武英说,去年下半年,东关村在农民夜校开设“法治讲堂”,专门邀请法律人士每月来讲一堂法律知识课,没想到很受群众欢迎。去年以来,该村没有发生一起上访事件,村集体经济收入也由之前的100余万元发展到现在的230余万元。

    汤阴县各村设立的农民夜校以“学习+评议+交流”的形式涵盖党的十九大精神、脱贫攻坚、增收致富、人居环境改善等内容,农民夜校成为政治学习的学校、法治宣讲的课堂、带富创富的平台、基层事务的会商室、矛盾纠纷的调解室。同时,汤阴县、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实现全覆盖,实现“一村一法律顾问”,全面启动“一村一警”工程,“零距离”接受群众报警求助,依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并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全县2703名调解员持证上岗,深入村庄巡回调解。

    人人参与  共享共建

    近日,在人和公园中心广场东侧,汤阴县首个开放式党建主题公园——人和党建主题公园建成。该主题公园共分3个区域,有23座雕塑。记者走进这里发现,通过适度引进党建文化,巧妙地融入“平语近人”这个家喻户晓的主题,以人和公园幽雅的环境为背景,搭配典雅大方、色彩各异的主题雕塑,为公园打造出一道新的亮丽风景线。

    党建“搬”至室外,不仅增添了公园的“红色”颜值,而且生动形象地向党员和群众宣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党建文化知识,真正让党建文化贴近实际、走近群众,实现党建教育基地由室内向室外延伸、教育模式由相对封闭向对外开放转变、教育对象由党员为主向广大群众普及,进一步凸显了党建的政治引领作用。

    如今,在汤阴县各个村庄,创新实施的“一旗一徽一树”工程,推动了党旗雕塑、党徽灯箱、党员形象树全覆盖。在此基础上,汤阴县还探索推行了农村党员积分管理,激励党员发挥作用,村级集体经济稳步增长,298个村集体经济实现“清零”,逐步实现了“逐村观摩、整乡推进”常态化、制度化。

同时,结合“五风”建设,全县298个行政村广泛组织群众参与评议修订村规民约,普遍设立“五风”评议会,合理评议村内不文明现象,评议家长里短,调解处置矛盾纠纷,并深入推进移风易俗,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乡贤参事会等组织建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鼓励新乡贤、村民代表等积极投身到村内事务管理中,共享共建,激发基层群众参与自治的主人翁意识。

2019年4月17日《安阳日报》五版 记者:郭 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