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世以谦让为贵,为人以诚信为本”“谦和家宅旺,严正事业兴”“以爱兴家,以德治家”“勤劳致富,勤俭持家”……最近,在韩庄镇各个村庄的百姓家门上,这样的家风家训牌随处可见。
7月11日,在韩庄镇李家湾村,看着自家门口新挂上的家风家训牌,65岁的闫兰只别提有多开心。“以前家里也没有什么成文的家风家训,就是长辈经常念叨的一些道理。这次挂上了正式的家训,我们一家人都要好好遵守。”
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推进“五风”建设,以好家风促敦厚民风,以民风促经济发展,以发展促文明新风,韩庄镇以村民认领家风家训为契机,紧密融合乡风文明建设、廉政文化建设和党员日常教育,深入挖掘出了一系列贴近百姓生活的家风家训。目前,韩庄镇33个行政村家风家训挂牌上墙已实现全面覆盖,家家户户亮出自己的治家理念,时时刻刻督促自身,潜移默化教育后代。
“韩庄镇结合乡风文明建设,号召33个行政村以家庭为基本单元,征集创作了每家每户不一样的家风家训,在每户门边悬挂彰显特色的家风牌匾10198面。”韩庄镇外宣办工作人员介绍,全镇每一户都是结合自身实际,自由选取认领展示内容,最后由镇里统一制作成家风家训标牌进行悬挂。家训内容既有体现爱国爱家、遵纪守法、敬业诚信的,又有体现家庭和谐、孝老爱亲、爱心奉献的。这些牌匾无不在弘扬传统美德、体现时代精神。
闫兰只家现在的家风家训就是村里的干部帮忙给想出来的。“这个家庭孝善和谐、勤劳诚恳,我们就为他们想了‘让家中永远存在开心快乐’‘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两条家训,并推荐给他们作为家风家训。”该镇外宣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觉得这两条家风家训非常好,两个儿子家门前一家挂一个。这家训俺这一代不仅要做到,以后还得传给后代子孙。”闫兰只说。
今年97岁的李好林是闫兰只的公公,虽然年龄大了,但身体康健,轮流在两个儿子家中生活。儿子们对老人的日常生活悉心照料,一点不含糊。“我们家是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全家人聚在一起有几十口,大家都相处得十分和谐,从来没有红过脸。我也经常叮嘱在外工作的两个儿子,待人接物要讲诚信。”闫兰只说,她家墙上的“家和万事兴”十字绣就是两个儿媳共同完成的,也见证着他们一家的幸福生活。
在韩庄镇曹庄村,苏君平是出了名的热心人。只要村里有公益活动或者大小事务需要她,她二话不说,放下手头的事情就赶过来。苏君平的母亲正直善良,父亲乐于助人。大儿子在部队年年有喜报,二儿子在学校年年有奖状。他们家连续两年在村里的星级文明户评选中被评为“党员先锋星”和“遵纪守法星”。
“‘清清白白做人,明明白白做事’这条家训是我自己想出来的。我觉得人这一辈子要先做人再做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就应该比别人多付出、多奉献。”苏君平说。
除了每家每户的家风家训牌,韩庄镇各个村庄的文化墙、主题公园等也为这里的乡风文明增添了亮色。小庄村发挥主干道路的位置优势,在沿路围墙上喷绘“二十四孝”等凝聚家风家训元素的图画,用好家风撑起好民风。部落村建成了廉政文化主题公园,集宣传、教育、引导、示范于一体,旨在弘扬廉政精神,传播家风文化,吸引了不少村民茶余饭后驻足观看。同时,该村还将家风家训引入廉政教育,寻找身边人“治家教子、修身正己”的生动故事,诠释传统家规的丰富内涵与当代价值,促进形成新时代家风。
党员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是关系作风、党风的大事要事,家风建设是每个党员干部的必修课。为把家风建设真正落实到党员日常教育管理之中,韩庄镇将党员干部家风家教情况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发动广大党员干部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带头立家规、正家风、严家教,让好家风引领好作风,倡导好政风,凝聚好党风。
韩庄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韩庄镇大力实施“以乡风、家风、民风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行动,通过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文化资源,开展“晒家风亮家训”“星级文明户”“优秀共产党员”评选等系列活动,让好家风促进民风好转、好榜样带动十里乡邻,将新时代文明实践融入百姓生活,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9年7月17日《安阳日报》五版 记者:郭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