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清晨,天还没亮,寒气逼人。在街上扫完道路的环卫工人纷纷来到汤阴县向阳路上的“爱心粥”早餐点,吃上了一顿热气腾腾的早餐。志愿者为他们端上做好的包子、小菜、营养粥。吃着温暖的早餐,环卫工人心里热乎乎的。“我凌晨4点就出门打扫街道,干完活儿又冷又饿,吃了你们做的早饭,浑身都暖和起来。”环卫工人韩步富说。
当天早上,汤阴县融媒体中心、县交通运输局、文王小学、邮政储蓄银行参加了“冬日送温暖·情系环卫人”志愿活动,让环卫工人在寒冬中感受到社会的尊敬和温暖。参与这次活动的一名志愿者说:“这次活动让我深深体会到环卫工人的辛苦。今后,我将从自身做起,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为更多的人送去温暖与关爱。”
这是汤阴县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主题活动的一个缩影。如今,在岳乡大地,志愿服务理念广泛传播,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推动全县志愿服务事业从无到有、由点到面健康发展。该县3万多名志愿者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以满腔的热情、诚挚的爱心、专业的技能、周到的服务,走向社会、走进小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在这座千年古县描绘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美丽画卷。
进入冬季以来,该县“冬日送温暖·情系环卫人”活动持续开展,参与活动的志愿服务队有76支,志愿者每周六和周日早上为260余名环卫工人送上热气腾腾的“爱心粥”,惠及环卫工人5000余人次。与此同时,该县“五风”宣传志愿服务队、敬老爱老和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队、扶残助残志愿服务队、城市清洁志愿服务队、健康义诊志愿服务队、文艺展演与才艺培养志愿服务队、法律咨询志愿服务队等也纷纷开展活动,对推进全县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市民综合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助力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发挥着积极作用。
漫步汤阴县城街头,在晨风中、风雨里、暮色中,都有“红马甲”美丽的身影,成为倡导文明生活方式、提升市民文明意识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成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的一张闪亮名片。
在汤河沿岸,保护母亲河志愿服务活动成为这里的常态。志愿者在沿河走廊和绿化带的周围清理路人丢弃的塑料袋、易拉罐、果皮、烟头等垃圾,还向附近居民和群众进行保护母亲河、保护环境等文明宣传。每到周五,该县10个乡镇都会组织党员干部和志愿者开展“每周一小时清洁美家园”活动,清扫村内巷道、公路两侧的垃圾。县直各单位则开展“城市清洁天蓝地净”活动,组织志愿者走进社区、农村,对家门口、街道、社区的生活垃圾、废弃杂物进行清理。
据了解,2020年,汤阴县志愿者工作主要围绕“一河一路一小时”展开。“一河”指的是保护母亲河志愿服务活动。每周六、周日,志愿者对城区汤河沿岸垃圾进行清理,宣传环保知识和防溺水知识,倡导绿色旅游、绿色出行理念,劝阻各类不文明行为,以实际行动营造绿色、清洁的生态环境。自2020年8月启动以来,参与活动的志愿服务队有35支,参与人数615人。“一路”指的是在汤阴县人民大道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一小时”指的是清洁美家园志愿服务活动。每周五下午,县直各单位、各乡镇、各村志愿者全部参加,组成该县城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志愿服务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途径,是构建文明社会的重要力量,是提升公民素质的重要载体。虽然我们做的都是一些小事,但件件小事暖人心。这些小事犹如一颗颗珍珠,把它们串联起来就会发出耀眼的光芒。”汤阴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同志说,“今年,我们要在持续开展活动的同时,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成为开展特色志愿服务的广阔舞台,实现志愿服务常态化,同时宣传贯彻好《安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推动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跃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
(原载于2021年1月6日《安阳日报》5版 安阳日报记者 郭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