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高质量发展的经济活力,普惠高质量发展的民生成果,坚决打好打赢决胜全面小康的三大攻坚战,全面建设新时代自信自豪幸福汤阴,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3月19日,在汤阴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汤阴县委副书记、县长贾晓军的《政府工作报告》干货满满。翔实的内容,宏伟的蓝图,体现出汤阴县委、县政府敢担当、有作为、勇创新的精神。
2018步伐稳 综合实力上台阶
过去一年,汤阴县紧紧围绕“1551”总体思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抢抓机遇中突破发展,在守正创新中砥砺前行。全年生产总值完成224.1亿元,增长8.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5亿元,增长12.5%;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78.9亿元,增长1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5.9亿元,增长9.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新时代自信自豪幸福汤阴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项目落地厚植发展根基
全县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10亿元,总量位居全市第一。安井食品、益海嘉里粮油产业园等23个项目顺利签约。开创食品、神龙腾达等19个项目开工建设。剑鱼食品、浙江天铁等14个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主体竣工。九州通医药、华龙农庄等27个在建项目顺利推进,仲亿药业、华能风电等10个项目即将建成投产。众兴菌业、融雪实业、艾文化产业园等24个项目竣工投产。34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123.5亿元,完成比例位居全市第一。
乡村振兴画卷徐徐展开
优质强筋小麦种植面积达17.2万亩,被命名为“全省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县”。推进“三块地”改革,乡村建设用地腾退复垦1476亩。完成村集体经济“清零”任务,集体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达143个。清理陈年垃圾17.9万立方米,拆除违占违建9.2万平方米。改造农村危房291户。完成户厕改造3.1万户,新建镇村公厕39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通过省级达标验收,成功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观。
转型升级积蓄发展动能
实施了嘉士利、东泰药业等66个工业技术改造项目。实现众鑫纱厂、龙腾化工等15家企业“退城入园”。完成电子智能终端、机器人等5个智能化改造项目。成功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0家。第三产业占比提高2.2个百分点。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突破100亿元。启动投资2.5亿元的铁路口岸专用线建设。京港澳高速公路安阳机场互通立交项目获得省级批复。全域旅游规划启动实施。汤河国家湿地公园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城市建设提升古县魅力
强力推进长虹路北棚改一期工程,1984户群众全部搬迁,拆迁面积32万平方米。完成9个道路渠化改造项目。修建183个公交港湾。完成10座城区公厕提升改造。全县新增造林面积2.2万亩,新增绿化面积3.2万平方米,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加快推进汤河景观环线建设、人民大道改造、高速路口提升、岳庙西街亮化等32个重点项目。启动城乡生活垃圾处置中心项目。开展马路市场专项整治。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
精准帮扶惠及贫困群众
投入各级财政扶贫资金6183万元,实施各类扶贫建设项目84个。创建产业就业扶贫基地72家,贫困群众年度户均收益1945元。建立金融扶贫四大体系,发放金融扶贫贷款9020万元。开展扶贫专题培训4000余场,培训群众20万人次。全面推行“三扶积福”活动,有效激发了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实施“百企帮百村”活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贫困群众实现老弱有依靠、病残有救助、上学有补贴、住房有保障。7个贫困村顺利“摘帽”,3123人实现脱贫。
污染防治能力显著提高
建成覆盖10个乡镇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推动124家企业实施超低排放深度治理改造。制订实施了22家企业错峰生产方案和244家企业应急管控方案,有效防止了环保管控“一刀切”现象。实施了城东污水处理厂改造项目。建成废水总量刷卡排污系统。封堵排污口152个,黑臭水体得到有效整治。扎实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核实农用地详查点位125个,排查危险废物产生单位79家。
民生事业提升幸福指数
城镇新增就业4373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690人。返乡下乡创业3480人,累计带动就业1.74万人。实施了32个农村学校“全面改薄”项目。县域公立医疗机构和村卫生室均实现“药品零差价”销售。食品安全综合考评全省第一,被命名为首批“河南省食品安全示范县”。汤阴图书馆正式开馆。“精忠报国·厚德传家”活动深入开展。以农民夜校为载体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35万人次参加夜校学习。“五风”建设成效明显。
2019展宏图 再续汤阴新精彩
今年,汤阴县将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根本方向,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切实办好民生实事,带领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美好生活。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8%左右。
坚持项目带动 做强高质量发展支撑
紧盯国内外500强、上市公司、行业龙头和59个重点在谈项目,力争全年新引进2家至3家龙头企业,实现鲁花调味品、溢多利医药产业园等项目签约。确保甘源食品、安井食品等21个项目顺利开工。加快27个续建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华龙农庄、九州通医药等重点在建项目早日竣工、达产见效。推动实体政务大厅与网上服务平台融合发展,70%以上审批服务事项实现“一窗”分类受理,100个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
狠抓工业转型
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推进33家工业企业“退城入园”。支持科伦药业、益海嘉里等企业建设智能工厂和智能车间,推进福士德、睿特英等企业建设智能化生产线。支持永新化工、太行精铸等企业建立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创新平台。加快食品产业由“提供能量”向“提供营养”转变,促进医药产业由“原料药”向“制剂药”转变。注重精品钢深加工、环保设备制造、高端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培育。以创新大厦为载体,引进和培育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争创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突出城市提质
筑牢高质量发展平台
高标准推进长虹路北棚改一期安置房建设,启动长虹路北棚改二期工程。实施总投资11.6亿元的29个城建项目。完成人民大道、向阳路、大北街、星阁路等道路提升改造工程。实施长虹大道东延和向阳路、信合路、光明路南延工程。推进20余条背街小巷改造。实施水环境生态修复工程。推进国土绿化提速行动,重点实施京港澳高速公路两侧绿化提升工程,推进西郊森林公园建设,完成环县林三年建设计划。全县新增造林面积4万亩,提高绿化覆盖率4.1个百分点。
推进乡村振兴
挖掘高质量发展潜力
将优质强筋小麦种植面积扩大到30万亩。积极培育特色农业经营主体。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做大产业集群。培育现代农业示范园5家。打造10个至20个县级综合示范型村庄。深入实施农村“厕所革命”,高标准完成6.1万户厕改和192个村庄公厕建设任务。对450公里村道进行提升改造。建设6个重点水利项目。实施808户农村危房改造。培育一批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强村。
加快三产发展
释放高质量发展活力
实施S302改建项目,推进安阳机场建设,启动机场连接周边地区的快速通道前期工作。完善现代公铁口岸物流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铁路口岸专用线,构建布局合理、功能集成、企业集聚、服务有力的物流发展平台,建设区域交通物流枢纽基地。加快东酒寺村、小河村等沿汤河村落民宿旅游开发和蓝城易经特色小镇建设。加快培育一批电子商务示范企业。逐步形成以传统产业为基础、新兴产业为支撑的三产发展新格局。
聚焦三大攻坚
补齐高质量发展短板
加快推进产业扶贫,力争所有贫困户户均享受2项以上产业帮扶措施。实施120个扶贫项目,切实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推行“三扶积福”活动,做好志智双扶。实现8个贫困村“摘帽”、2900名贫困群众脱贫。建立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超标报警系统试点。开工建设污泥处理厂,实施永通河湿地生态修复项目。加快推进汤河河道治理工程。完成城乡生活垃圾处置中心建设,推进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建筑垃圾的集中清运、循环处理。
强化民生保障
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大力推进教育资源均衡优质发展,完成乡镇初中升级改造工程,完成德贤小学续建工程,启动夏都大道小学迁建。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城乡居民医保门诊统筹制度。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快医联体建设,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唱响“五风”主旋律,大力选树“岳乡榜样、汤阴模范”,创新新时代文明实践路径和载体,引导党员干部群众争做新时代汤阴人,汇聚向上向善的强大力量。
(2019年3月20日《安阳日报》五版 记者:郭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