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阴县宜沟镇王老屯村村干部在调查社情民意
4月20日,记者走进汤阴县宜沟镇王老屯村,眼前一亮,整齐的街道,干净的地面,宽阔的文化广场,还有拿着扫帚不停扫着垃圾的保洁员。印象中,王老屯村是一个脏兮兮的村庄,没想到仅一年的时间,竟变成了一个洁净、漂亮的村庄。
“以前,村里真脏,俺都不愿意出门,‘刮风一身灰,下雨一身泥’,外村的姑娘都不愿意嫁到俺村来。呵呵,现在好了,村里环境好了,外村的漂亮姑娘都争着往俺村跑呢。”爽朗的张大妈一打开话匣子就不愿意停下,“原来别人问俺住在哪儿,俺都不好意思告诉人家。现在再有人问俺是哪个村的,俺都是仰着头告诉他们俺村的名字——王老屯。”
王老屯村地处汤阴县西部岗区,全村2000多口人,村集体没有经济收入,是一个省级贫困村。“刚开始搞美丽乡村建设时,村干部一筹莫展,保洁员根本忙不过来,农民有‘垃圾随处丢,脏水随手倒’的习惯,保洁员累死累活也打扫不干净。后来,村干部研究决定,咱自己的村庄还得靠咱自己建!”该村党支部书记郭芳说。
“现在村里建了3个大垃圾池,原来的土路也修成了水泥路,村干部天天巡回检查,村民也互相监督。谁乱扔垃圾,让别人看见了,自己都觉得脸上不好看。你看,那墙上都写着字呢——‘村庄美丽,人人有责’。”村里一名保洁员高兴地说。
“村庄漂亮了,日子也好过了。俺农忙时种庄稼,农闲时培育蘑菇,一年少说也能挣7万元。”村民张小停说着用手比画了一个“七”。
40多岁的白素平,穿着十分俏丽,白天她在姐姐的果园帮工,晚上和村里的姐妹到村文化广场跳广场舞。去年在汤阴县举行的广场舞大赛中,她和姐妹们还拿了个一等奖。“我们每天都来跳舞,村里专门设置了灯光,还派人负责接音箱,姐妹们在一块跳跳舞,说说话,一天的疲劳就都没有了,每天都活得很开心,觉得日子越过越有奔头!”白素平乐呵呵地说。
采访中,村民们说得最多的是,村庄变美了,日子越过越带劲了。采访结束,已是夕阳西下,落日余晖中的王老屯村,安静而祥和,树木、房屋留下一个个美丽的剪影,村民们的一张张笑脸不断浮现在记者脑海……
记者手记:
王老屯村仅用一年时间就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以美丽的姿态展现在群众面前,赢得众多荣誉。从王老屯村的变化中我们不难看出,该村村“两委”干部心中有群众,干事想着群众,一切为群众服务。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繁重,涉及千家万户。但是,王老屯村“两委”干部并没有因为困难畏缩不前,而是迎难而上,干了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也许,正是基于村“两委”的作为,群众才越过越开心。
(2015年4月21日《安阳日报》一版 记者:姜蕴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