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上午,汤阴县韩庄镇北张贾村的便民服务中心内人流涌动,有咨询的,有办理事务的,甚至还有吵架的……村干部一丝不苟地帮村民解决问题。短短的一个上午,他们便办理了为贫困生开证明、开房产证明、开计生证明、调解一起由玉米秆乱放引起的菜地纠纷等四五件事。
“我们有一个‘一日工作法’。”该村党支部书记张景海介绍,“今天事,今天办。如有需要审批的耗时较长的事,就争取几天之内办完,并告诉村民什么时候办好,这样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减少了村民的麻烦。”
北张贾村的“一日工作法”是汤阴县推行周一集中办公制度的一个缩影。为了保证乡镇干部的服务时间无间断,汤阴县推行了农村干部周一集中办公制度,要求村干部在周一全天坐班,其他时间轮流值班,集中处理村内事务,接待村民来访,提供政策、村务问题咨询,并接受群众的监督。
在便民服务方面,汤阴县推进职能部门审批科室向服务中心集中,实行一站式服务。村民的房产证、准生证、落户证明、结婚证明信、组织关系、政审调查材料以及低保相关文件等都可以在便民服务中心办理,大大方便了村民的日常生活,节省了他们东奔西跑的时间。
宜沟镇向阳庄村党支部书记葛树芹高度评价了周一集中办公制度:“将办公集中在周一,不但让基层工作更加人性化了,也让老百姓办事不必东奔西跑地找人,好多事在办公室就能办理。”每周一,村“两委”干部8时准时签到,除了为村民办理日常事务以外,还分别总结上周的工作有没有疏漏以及本周要落实哪些事宜。向阳庄村在化解矛盾方面有一套成熟的办法,近年没有发生一起上访事件。这个成果和周一集中办公制度的推行是分不开的。
向阳庄村是将周一集中办公制度落实得较好的村子之一,村里经常召开“两委”会,解决村民的矛盾纠纷。该村干部介绍,持续3年的董振国老人供养纠纷就是村“两委”帮忙调解的。身患癌症的老人原本和三个儿子协定,在晚年轮流由他们供养,但长子董某却因住房紧张不愿供养老父,和三子起了纠纷,一家人经常因养老问题闹到村委处。葛树芹和村委会主任董新会亲自上门调解,处理难缠的家务事,跑东家走西家为双方做工作,终于使一家人在8月15日达成和解,老父住在三子处,由三个儿子共同赡养。
确定低保户在农村是件大事,牵涉到政府的公信力和民心的稳定。葛树芹对低保名额的确认十分严格,在她管理的向阳庄村,村“两委”干部的直系亲属一律不准吃低保。葛树芹的婆婆患有心脏病,做心脏支架手术花费十几万元,为了公正严明,她以身作则,宁可让家人误解,也没有给婆婆办理低保申请。
汤阴县10个乡镇都建立了乡镇综合服务中心,298个村全部设立了统一标准的村级便民服务大厅,保证便民服务覆盖到每一位村民。走进各村的集中办公场所和便民服务大厅,只见窗明几净,电脑、空调、电话等设施一应俱全。汤阴县委组织部在推进便民基础设施建设上不遗余力,投资1000多万元,极大地改善了便民服务场所的基础硬件设施。在韩庄镇北张贾村的便民服务中心记者看到,桌子上摆放着附近企业的招工简章,为村民土地流转后再就业提供了便利。
汤阴县建立县、乡、村三级网格化管理机制,构建了设施配套、功能完善、队伍齐全、机制合理的基层综合便民网络。韩庄镇北张贾村是一个有2800余人的中等村,划分为4个网格,两个干部共同管理一个网格,一旦网格内出现问题当场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功就在周一的集中办公会议上研究化解办法。目前,北张贾村没有发生一起上访事件。
(2015年8月24日《安阳日报》一版 记者:张文红 实习生:张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