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阳日报》会讲故事的夜晚更精彩
发布:县委宣传部  来源:安阳日报  时间:2020-09-09 17:22:36  浏览人次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分享:

俯瞰汤阴不夜城,犹似宫阙胜汴京。年来日日春光好,古城虽小也丰登。

“汤阴的夜晚真精彩,不仅景色美,竟然还会讲许多故事。”9月3日晚上,特意从鹤壁市赶来观赏汤阴夜景的冯先生心情非常激动。

城市的美,不仅要有霓虹灯闪烁的景色美,更要有文化底蕴深厚的内涵美。为此,汤阴县以历史文化为依托,统筹考虑千年古县的传统风貌与老城居民的生活便利,对空间布局、建筑风格、景观环境、特色风貌等进行统一改造,并增加了汤阴文化元素,延续了城市文脉,完善了配套设施,展现了人文情怀,促进社会和谐和城市经济的发展。

“老板,来两个杂粮煎饼。”在忠武街一个小吃摊位前,一位顾客跟老板打着招呼。“好嘞,请稍等。”小吃摊摊主一边应声一边麻利地忙着手中的活儿。在信合路,锅碗瓢盆的碰撞声、喝酒撸串的欢笑声、摊主招揽生意的吆喝声、广场舞的乐曲声,此起彼伏交织在一起……浓浓的烟火气、“不打烊”的娱乐消费,让这座千年古城“越夜越精彩”。

红火的“夜经济”是面镜子,反映着城市消费活力的增长,也折射出百姓生活质量的提升。如今,汤阴的夜晚已发展为食、游、购、娱、体、展、演等多元化的夜间消费市场,市民的夜生活有了新的体验。汤河岸边可以观赏灯光秀,水幕电影让人如痴如醉。在岳庙街、羑里城两个景区,评书、舞蹈等节目内容都与本地历史文化息息相关,如武士巡城、精忠战鼓、岳家拳、渭水访贤、太公钓鱼、夜闯八卦阵等,都紧扣地方文化,独具地方特色。一幕幕特色风景、一段段地方传说,让更多的人了解千年古县和厚重的三圣文化。古城深深的文化底蕴为“汤味”夜生活平添了诸多内涵。

汤阴县开通了安汤古城夜游专线,每天从汤阴岳飞庙和安阳十二府两个站点对发公交车,方便游客夜游汤阴和安阳,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更好地发挥了地方特色文化优势,激发了消费潜能。

据了解,在改造过程中,汤阴县充分贯彻“以文化城”的建设理念,着重围绕“千年古县”“三圣之乡”文化底蕴,打造文化街区,彰显城市文化魅力。县城道路两侧立面改造保留了原有特色,景观绿化以道路绿化为骨架,增、扩街心公园、游园,点、线、面相结合,乔、灌、木合理搭配,为老城平添了几分生机。通过空间留白,以亮化、美化、便民化为点缀,配套特色景观灯,定制公交港湾,规范首层牌匾,增、扩停车场,更新交通信号灯等公共设施,从形态和功能上不断创新,体现汤阴特色。从细微处着笔,将汤阴文化元素与配套设施建设相融合,设计汤阴独一无二的景观小品和城市雕塑,努力寻求历史文化与现代气息融会贯通的生活模式,展现城市人文情怀。

同时,汤阴县还精心打造岳庙街、人民大道等8条精品街道以及人和公园、汤河两岸(城区段)等“八街三园两岸两景区”亮化工程,在充分考虑环境承载条件的情况下,用灯光赋予城市公共空间活动主题,既增强城市公共空间活力和使用效能,又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甜水井街口有一组雕塑,一个憨憨的男人正在用自己壮实的臂膀打着井水,一位不大的孩子吃力地拎着一小桶水走向母亲,慈祥的母亲一边洗衣盆里揉搓衣服,一边慈爱地看着孩子。雕像背后的文化墙上,甜水井街由来的故事,为整条街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吸引了不少人驻足观看。

如今,走在汤阴街头,白天街道典雅大气,晚上则是华灯璀璨、交相辉映。光彩夺目的岳飞铜像,优雅静谧的甜水井街塑像,金碧辉煌的忠武街、岳庙街牌坊以及每一处花团锦簇的绿化景观,都见证着汤阴县老城区的“蝶变”。该县通过老城区的改造,提升了老城人气,展现了时代风貌,凸显了文化魅力,弘扬了汤阴精神,增强了城市功能,成为汤阴县城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也激活了日益繁荣的“夜经济”。

(原载于2020年9月9日《安阳日报》5版 安阳日报记者 郭凡 通讯员 原金贵 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