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阳日报》铁火绘丹青 烙笔妙生花
发布:郭佳佳  来源:宣传部  时间:2019-04-10 16:35:22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分享:


林红亮在介绍他的作品

烙铁为笔,木板为纸,烙印为色,绘制画作。凭借小小的烙铁,方寸之间百花争艳、山水旖旎、人物鸟兽栩栩如生,让人叹为观止。3月28日,记者来到白营镇南陈王村,走进了民间烙画艺人林红亮的创作空间,感受烙画艺术的博大精深。

来到林红亮家中,记者被墙上的烙画作品深深吸引,惟妙惟肖的人物、活灵活现的鸟兽、绚丽多姿的山水……各式烙画作品琳琅满目,记者仿佛走进了艺术画廊。工作桌前,林红亮正手握烙笔,通过变压器控制温度,全神贯注地在木板上描绘。随着泛红的烙笔尖在木板上留下一个个深深的烙印,一幅山水画的轮廓渐渐显露。

今年47岁的林红亮打小就对绘画着迷。少年时代,林红亮的母亲经常在院子里种植葫芦,他就拿笔在葫芦上作画,但发现画印不太好保存,于是他就用烙铁在葫芦上描画,这也成为他儿时的一大乐趣。“后来我了解到,烙画本身就是一门传统艺术,便想拜师学艺,系统学习烙画技艺。”林红亮说,当时,他拿着自己的作品,专门到南阳寻师学画,后又到山东聊城学习葫芦烙画。回到家后,他刻苦钻研,练就了精湛的烙画技艺。

据了解,烙画也叫烫画或火笔画,是用炽热的烙铁在物体上烫出烙痕并构成完整图案的绘画类作品形式。烙画不仅吸取了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还能展现出丰富的层次与多种色调,给人既古朴典雅又不乏现代艺术元素的审美享受。

“烙画最重要的是把握温度和力度,温度高了颜色重,温度低了颜色发黄,只有浓淡相宜才能绘制出好的作品。不同的画风也需要大小不同的烙铁来完成,比如,山水写意画需要大号的烙铁,人物、花鸟鱼虫等工笔画则需要小号的烙铁。”林红亮拿起自己的烙笔说,这些工具看起来简陋,都是自己做的,用起来顺手得很。

从与烙画结缘至今,林红亮对烙画艺术的热情始终未减,并不断摸索和创新。几年前,林红亮花费3个月时间创作了《清明上河图》(虹桥局部),整幅作品场面恢宏而又细致入微,笔法细腻精到,运色自然流畅。该作品先后在全国和全省获得金奖和银奖。

如今,烙画对于林红亮来说,已经不仅是他的事业,更是一种文化传承。林红亮说:“烙画已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有责任、有义务把这项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把技艺传授给更多喜爱烙画的人们。”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学习烙画,他经常与周边的烙画艺人和烙画爱好者探讨交流、切磋技艺,并带着这门民间艺术走进校园,现场展演,让更多年轻人接受烙画这门技艺。

在他看来,这些年能够在喜欢的领域工作和生活很幸福,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烙画、学习烙画,自己非常高兴。对于未来的打算,林红亮表示,他想在汤阴成立一个民间艺术工作室,把汤阴的各类民间艺术集中起来,做大做好,形成规模,与当地旅游结合起来,打造成一个宣传汤阴文化的大平台,让全国各地的群众都能来这里参观,为汤阴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

2019年4月3日《安阳日报》五版 记者:郭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