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阳日报》见证“安丁速度”——上海安丁生物(汤阴)药业有限公司探访记
发布:记者 刘 博  来源:1月28日《安阳日报》二版  时间:2015-01-28 09:30:49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分享:

  两年前,记者到汤阴县产业集聚区采访重点项目,第一个采访点就是上海安丁生物(汤阴)药业有限公司一期项目。当时这里机器轰鸣,人头攒动,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1月26日,当记者再次来到这里,巍巍矗立的标准化厂房,整洁幽静的厂区环境,24小时运转的机器设备都彰显出一个现代化制药企业的风采。

  企业经营副总张兴华自豪地说:“从奠基到建成,从投产到认证,安丁创造了医药界的一个奇迹,被外界赞为‘安丁速度’。”

  为何被赞为“安丁速度”?站在办公实验楼二楼的窗户前,张兴华指着不远处的厂房说:“那里就是32000平方米的主体厂房,旁边是3600平方米的锅炉房、蓄水池等配套设施,我们所处的是3300平方米的办公实验楼,所有建筑在不足9个月的时间内全部建成。从2014年5月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到当年11月取得GMP证书,药品批号已达94个,这样的速度在医药界实在少见。”

  张兴华告诉记者,企业申请的94个药品批号包括4种剂型,片剂、胶囊、颗粒和口服乳剂,其中,46个药品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在这些药品中,氟尿嘧啶口服乳、鸦胆子油口服乳液、香菇菌多糖片等都是市场前景非常好的抗肿瘤药品。

  此时,记者早已按捺不住好奇心,想到车间看个究竟。当把这个想法告诉张兴华时,他变得一脸严肃:“医药企业有着严格的管理制度,来客参观也是一样,如果想要采访拍照,只能在一般区域内活动,不能进入洁净区。”

  刚走进厂房,记者并没有看到繁忙的生产场面,只见里间一个办公室,外间空旷的区域里,一个类似柜台一样的物件摆放其中。张兴华解释道,制药企业没有进口,也没有出口,设置这个物件这是为了保证卫生。换上白色的消毒服,带上白色的帽子,套上鞋套,记者跳过了“柜台”,穿过更衣室就来到了一般区域。

  在一般区域,记者透过玻璃看到工人正在争分夺秒进行生产,产出的药品经过专业的机器设备进行装瓶、密封、包装。张兴华告诉记者,企业正式投产不久,产品就打开了销路。目前,企业正面向全国寻找代理商。由于企业信誉好、产品质量好,销售的药品都是先打款再发货。

  继续前行,到了药品包装车间,只见数名工人正在将药品打包、装箱。张兴华告诉记者,到这个步骤,就完成了所有生产工艺,药品运到仓库等待销往全国各地,不久就会出现在各大医院和药店。

  参观结束,记者原路返回。张兴华说,目前,一期工程只能生产西药,到二期工程建成后,就能生产中药了。目前,企业可实现120亿粒片剂、100亿粒胶囊和1000吨颗粒剂的年生产规模,解决近600人就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结束采访时,记者和张兴华相约,到二期工程开始建设时,会再次过来采访,继续做“安丁速度”的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