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行政审批代办任务上墙、分包项目代办员名单上墙、行政审批代办进度上墙、代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上墙、问题解决方案和解决时限上墙……8月12日,笔者在汤阴县企业服务中心看到,实行“挂图作战”,让该中心加快项目行政审批手续办理工作开启精准模式。
汤阴县始终坚持“一举应多变,一招求多效”的战略举措,“五管齐下”推动县域招商工作跨越发展。“十二五”期间引进华能热电、川辣妹食品等162个项目,累计签约总额662.7亿元。引进省外资金、实际利用外资等指标完成率稳居全市四县(市)前列,被表彰为全省对外开放先进县。
坚持突出重点打好“导向”牌。该县积极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京津沪等地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紧盯世界500强、上市公司、知名品牌、行业10强等四类企业,开展重点跟踪对接,实现招大引强。该县围绕建链、补链、强链,梳理相关配套产业,开展针对性产业配套招商,形成完整产业链,降低企业成本,增强产业竞争力。
坚持队伍建设打好“人才”牌。该县出台文件,明确招商人员外出招商次数和时间,强化跟踪问效,定期通报外出招商情况。在每周县委常委工作例会、县政府常务会议上,参会县领导汇报招商引资和分包项目进展情况,研究分析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招商一线发现干部、推荐干部、提拔干部,调动招商队伍的工作积极性。
坚持优化环境打好“服务”牌。该县建成公共资源交易、质量检测检验、产品技术研发、投融资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推进弘达物流港铁路专用线、万吨级货运编组站等重点物流项目建设,为企业提供集散、运输、仓储等配套支撑和保姆式服务。
坚持搭建平台打好“整合”牌。该县设立1亿元主导产业发展基金、5000万元创新创业基金和100万元人才基金,着力解决融资难题。加强与全国权威高校的对接合作,引进高端科技人才,提高创新能力。
坚持创新方式打好“特色”牌。该县通过实施严格监管、全程溯源、诚信保险、宣传教育、生态保障“五条路径”,打造“食安汤阴”金字招牌。
(2016年8月20日《安阳日报》头版头题 通讯员:宋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