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阳日报》做农民的贴心人——汤阴县推进农村网格化管理工作见闻
发布:伦红国  来源:汤阴县委宣传部  时间:2015-04-29 09:06:19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分享:

 

 图为4月27日,汤阴县宜沟镇向阳庄村第四网格网格长闫合庄(右)正在农户家走访。

    “在农村建立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我们这些村干部觉得适合,是个好办法!”4月27日,汤阴县伏道镇后攸昙村党支部书记王志强十分肯定地对记者说。

  “这盏路灯不亮了、那条街浸水了、有两家邻居吵架了……农村这些看上去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解决好了都是暖人心的事。”王志强深有感触地说,“村干部虽然天天接触老百姓,但过去是按条分工,一个村干部负责一方面或几方面工作,对许多老百姓的心思并不了解,对解决老百姓‘鸡毛蒜皮的小事’并不热心,甚至抱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能躲就躲。和老百姓心的距离远了,许多工作开展起来就很困难。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能解决这个问题。”

  王志强告诉记者,后攸昙村有1700人,按照全县整体部署分了两级网格。全村是第一层级网格,下设6个第二层级网格。该村第二层级网格基本上按照村民小组划分,为便于解决问题,将有些农户跨村民小组划分到另一个网格。村党支部书记是第一层级网格网格长,其他村干部分别担任各个第二层级网格网格长。每个第二层级网格有若干网格管理员,由党员代表、骨干村民、老干部、老教师等担任。网格长对网格内的人、地、物、情、事负全责。网格内有了问题,网格长自己能解决的就自己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就动员其他网格管理员乃至各种社会资源共同解决;如果有网格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及时上报。

  “实行网格化管理,按块明确了网格长的职责,并把网格管理工作与网格长的待遇挂了钩。网格长要做好网格管理工作,就要经常到农户家走访,多倾听、多沟通,多化解矛盾、多办实事好事。时间一长,农民就会把村干部当成贴心人,在解决问题的关键时刻就信服你,许多工作开展起来就会很顺利。”王志强说。

  “我是打心眼里欢迎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汤阴县宜沟镇向阳庄村党支部书记葛树芹向记者说这话时显得很诚恳。她担任村干部20多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也有了11年,体会更深切。

  葛树芹说:“过去,村里的大事小事都得我去解决,每天从早忙到晚,还往往不知道自己忙了些啥。实行网格化管理后,全村按街道划分了4个第二层级网格,村里所有的事一律先由网格长去解决,基本是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我一个人的压力就分解到了每个村干部身上。从日常琐碎事务中解脱出来后,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考虑村里的大事、长远事。今年年初以来,我更多地关心村里便民事项代办服务队、矛盾纠纷调解服务队、创业就业指导服务队、红白理事管理服务队、志愿者帮扶服务队各种活动的开展,并根据群众诉求组织安装了健身器材、在文化活动广场增设了连体椅,近期还准备对少数农田灌溉土渠进行硬化、为村民建设文化长廊。”

  说起网格长的责任心,葛树芹举了许多事例:村民需要办准生证了,只要拿出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其他事都由网格长代办;村里一位80多岁的老人病重,网格长多次到病床前探望,在老人去世后又连续两天帮助料理后事,让老人的家人十分感动;一个村民酒后闹事,与侄儿产生矛盾后执意要砸侄儿的汽车,网格长和网格管理成员及时赶到现场阻止、解劝,后又打电话让派出所民警前来处置,从而避免了事态的扩大……

  “现在,村干部能为群众办的事都主动办了,各种矛盾也都化解在萌芽状态。把老百姓服务好了,啥都好了!”葛树芹欣慰地说。

  “我县是从去年年底开始逐步推进农村网格化管理工作的。”汤阴县委组织部负责同志向记者介绍,“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实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化服务、责任化落实、社会化考评,就搭建起了一个管理服务平台。我县初步拟定了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包括民生保障、社会稳定、农业农技、组织建设4个方面共50项,明确由全县各涉农部门牵头组织,由网格管理人员具体落实,逐步构建条块结合、多元参与、共驻共建的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以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强化农村基层干部服务群众的责任意识,不断创新社会管理,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记者手记:

       多数农村基层干部、共产党员心中不乏责任意识和工作热情,还有很多人乐于参与农村事务管理工作,无偿为群众提供服务。要充分调动各方人士的积极性,有效整合社会各种资源,服务人民群众、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就必须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汤阴县推进农村网格化管理工作,是一次生动的实践,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2015年4月29日《安阳日报》三版 记者:郭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