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室外春寒料峭,而汤阴县韩庄镇的天润农庄的温室大棚里却温暖如春,一垄垄草莓争相挂果,白色的花儿上小蜜蜂来回飞舞,红色的果子散发着香甜的味道,格外诱人!
年轻的农庄总经理王建珂走过来给记者介绍:“草莓已经成熟一个多月了,这凤香牛奶草莓,别看个儿不大,口感却很好,有一股淡淡的牛奶醇香,每到周末来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
当日,王建珂穿着毛呢大衣,西服裤子,头发梳得一丝不乱,一点也看不出农民的样子。看到记者的疑惑,他赶紧笑着解释,他刚谈业务回来。原来,王建珂在部队生活养成了整洁的习惯,平时出门都是整整齐齐,一到农庄里就一身灰一身土,但只要是见客户,他就赶紧换身干净衣服,最多时一天换过6次衣服。王建珂缘何挽起裤管,扎根于泥土中?原来,王建珂的父亲是村里的“双强”干部,20世纪90年代初就依靠种植金针菇发了家,并带动村里人共同致富。“农民应该是天下最能吃苦的人,可有些人同样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却并不富裕。我觉得只有创新思路,发展高效农业,才能变土里刨食为土里刨金。父亲的敢想敢做,我从小耳濡目染,我也决定在这泥土里刨一把金。”王建珂坚定地说。
说干就干。2013年,王建珂承包了100亩土地,建起了天润农庄,盖起了温室大棚。2013年年底,6个温室大棚的草莓熟了,吸引了安阳、鹤壁、新乡等周边城市的游客,第一年收入就达50万元,这让王建珂尝到了甜头,也坚定了他扎根泥土大干一场的决心。
“在我们温室大棚里,游客亲自采摘,我们不打农药,你看小蜜蜂在草莓花瓣中飞舞,要是有农药,小蜜蜂就存活不了。”王建珂介绍。在大棚里,记者看到,每隔四五垄草莓就悬挂有一个红色罐子。王建珂解释说:“这是硫黄熏蒸灯,定期消毒,安全有效,果实无残留药物,确保草莓绿色无污染。”
可是在农庄发展的问题上,王建珂和父亲有了冲突。父亲希望继续扩大草莓种植规模,而王建珂却有自己的想法:看到草莓种植效益好,周边众多农户也开始种植,市场就这么大,再种植草莓收效不理想。经过多方考察,他决定种植火龙果、人参果、葡萄、樱桃、软籽石榴、海鲜菇等,走一条“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奇”的发展之路。他的想法遭遇到父亲反对,经过多次妥协,他今年扩建了15个温室大棚,其中4个大棚种植了草莓,其余大棚种植火龙果、葡萄、菌类等。
王建珂说:“这几天正忙着筹备农家乐,找施工队、厨师等很多事情得赶紧定下来。六七月,来采摘的游客就可以就餐了。”王建珂还告诉记者,农家乐投资小、见效快,最主要是方便游客。
当问到农庄投资时,王建珂感激地说,整个投资花费七八百万元,政府补助的200万元,帮了我们大忙。农业项目投资大、见效慢,不过,我们发展的思路对,加上各级政府的支持,我们很有信心!
(2015年3月2日《安阳日报》二版 记者:任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