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阳日报》红音朗朗绕岳乡
发布:县委宣传部  来源:安阳日报  时间:2021-04-01 10:29:55  浏览人次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分享:

回眸百年忆初心,聆听党史强担当。自3月17日汤阴县“学党史 颂党恩 跟党走——万场党课进基层”活动启动以来,该县10个宣讲团走进基层,深入挖掘红色资源,普及党史知识,使党史学习教育深入人心。学校内、展馆里、广场上、田间地头,到处回荡着红色声音,激情奋斗的春潮翻涌在岳乡大地。

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新人

“100年前,就是在嘉兴南湖上的这艘红船上点燃了革命的火种。从此,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苦难走向复兴……”3月29日,在汤阴县实验中学七(4)班,该校教师刘越向学生们讲述了10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国家从贫穷落后逐渐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辉煌历程。

课堂上,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和老师互动。一个个红色故事和激动人心的事件深深感染着在场的学生。“我们在历史课上也学习过党的历史,但像这样系统地聆听党的奋斗历程还是第一次,让我深受感动。我会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刻苦学习文化知识,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发扬光大。”听完党史课后,该班学生李婧懿激动地说。

主讲老师刘越表示,作为一名教师和宣讲团的一员,为学生上好思想政治课,让学生学党史是应有的责任。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指引青少年正确的奋斗方向,让大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强国梦而努力学习。

感悟延安精神 激发奋进力量

肖天顺是汤阴县延安精神协会会长,也是城关镇北关村的一名优秀联户党员。多年来,他一手创办的汤阴红色教育基地激励了众多当地干部和群众。3月29日,他在这座红色教育基地为自己所在的北关村党支部党员讲述党史。

记者走进这座1800平方米的红色教育基地,看见各种图片和文字资料翔实记录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内容涵盖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来参观的党员在肖天顺的带领下重温了党的奋斗历史。“在人们生活日渐富裕的今天,我们更不能忘记优良的革命传统。创建红色教育基地,就是想让年轻人珍惜今天美好的生活,牢记革命历史,把革命精神代代传承下去。”肖天顺说。

北关村党支部书记杨长亮说:“通过参加此次活动,我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感受到了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我们广大党员一定要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严格要求自己,争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聆听英雄故事 厚植爱国情怀

“老英雄要给咱们讲战斗故事了,快去听听。”3月29日一大早,菜园镇东杨庄村村民纷纷来到村里的党建主题公园内,等待一堂难得的党史课。村里94岁的老党员王存贵身穿老式军装,头戴老式军帽,胸前佩戴各种勋章,坐在公园的亭子内,向身旁围坐着的党员和群众讲述自己经历的革命故事。

“今天,我给大家讲述参加淮海战役时的亲身经历……”王存贵虽然已是90多岁高龄,但讲起故事来声音铿锵有力。王存贵出生于1927年,曾随部队参加淮海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他转入地方工作,在东杨庄村任村干部多年。作为该县宣讲团的一员,他已经讲过多次革命故事。“东杨庄村是我出生的地方,能为家乡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是我的愿望。这次能为家乡父老宣讲党史,我非常高兴,希望今后能把红色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王存贵说。

“今天是我预备党员转正的日子,能听到王爷爷讲党史,非常激动。我为自己能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感到骄傲和自豪,也鞭策自己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村民崔苗苗说。

“王存贵同志去年曾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还义务维护村内主路绿化带,给我们村广大党员和群众树立了榜样。”东杨庄村党支部书记常斌说,“今后,我们村要把老党员的好传统、好作风传承下去,为老百姓办更多的实事、好事。”

(原载于2021年3月31日《安阳日报》5版 安阳日报记者 郭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