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阳日报》利剑出鞘去沉疴
发布:县委宣传部  来源:安阳日报  时间:2021-06-18 18:42:34  浏览人次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分享:

自十三届汤阴县委启动巡察工作以来,全县共发现各类问题5154个,挽回经济损失350万元,移交纪检监察机关问题线索227个,给予党纪政务处分96人,组织处理110人,移送司法机关7人,立行立改423项,解决民生突出问题245个……这一组数字背后是汤阴县委高质、高效开展巡察工作,为推进全县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的生动实践。

2016年以来,十三届汤阴县委坚持把开展巡察作为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的重要抓手,努力实现本届任期巡察全覆盖,构建了科学规范、一体运转的工作制度体系,着力提升巡察监督力度、强度和效果,不断健全整改责任体系,落实整改责任,基层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巡察利剑的锋芒也愈加显现。

党建引领 打造监督铁军

“学党史要全身心投入,安下心来学习、静下心来思考、沉下心来感悟,做到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克服工学矛盾,通过党史学习教育不断提高巡察质效。”6月10日,县委第一巡察组组长秦冠男利用早会时间带领工作人员集中学习党史。

县委巡察工作“回头看”开始后,各巡察组成立临时党小组,坚持党史学习教育不放松,将党史学习教育贯穿巡察工作始终,以此提升工作人员责任感、使命感,打造党小组“堡垒”作用。观看红色电影、参观烈士故居、重温入党誓词……一道道“党史大餐”不断激发巡察干部爱党、爱国的理想信念。

5年来,汤阴县委累计组建146个巡察组,投入专兼职巡察干部2300余名,组织开展15轮常规巡察和10轮巡察村(社区)工作,巡察81个县直单位、10个乡镇、298个行政村、31个基层站所,打通了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

“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巡察工作是一项高度敏感的工作,代表着县委权威和形象,纪律意识一刻不能放松,只有严的纪律、好的作风才能锻造铁的队伍。因此,学习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县委巡察办主任刘玉娟说。

每轮巡察前,县委巡察机构都会对巡察干部进行政治思想和纪律教育,提高政治站位,增强纪律意识。“监督者更要接受监督。通过培训,我很快完成了角色转换,明白了巡察工作的重要意义,深感责任重大,提醒自己要严守红线、不辱使命。”参加十三届汤阴县委第十五轮巡察工作的白相科说出了自己的体会。

为发挥制度刚性约束作用,县委还制定《巡察干部十不准》《巡察保密纪律》等制度,组织巡察干部签订县委巡察机构工作人员责任书,以实际行动树立巡察铁军形象。本届县委巡察以来,未出现一起巡察干部违法违纪情况。

精准聚焦 凸显巡察实效

发现问题是巡察工作的“生命线”。然而,面对千头万绪的村级事务,巡察又该从何处下手呢?为此,汤阴县委从全县13个行业选聘40余名专业人才,组成“专家团”,为巡察组提供政策、业务、实务支持,解决专业领域疑难问题,提升巡察干部精准发现问题的能力。该县还在巡察前就巡察对象范围、任务重点、时间安排、人员组成、工作要求等详细制订巡察工作方案,确保巡察“剑锋所指”。

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诚感受民意。在田间地头认真听,与各类人员全面谈,线上线下重点查……这样的场景在巡察组入驻之地十分常见。在做好会议动员、张贴公告、资料审核等工作的基础上,巡察组通过顺畅信访渠道、主动“下访”、面对面收集群众诉求、全方位摸排基层政治生态问题线索,保证问题“见底”。

“自来水管通到家,龙头一拧哗啦啦。村居巡察解民忧,群众拍手把党夸。”这首打油诗是白营镇大张盖村通自来水后群众的有感而发。就在半年多前,这个村的290余户村民还为“吃水难”犯愁。

去年4月,县委第四巡察组对该村进行巡察。经过走访,群众反映的问题集中在污水和吃水两个方面。巡察组将问题反馈镇党委和村党支部后,镇、村立即对“沉睡”10余年的排水沟进行彻底清淤,并投资100余万元为全村290余户村民通上了自来水。供水的第一天,78岁的和金凤老人激动得像个孩子,和孙子、孙女打起了水仗,过了个快乐的“泼水节”。

这只是汤阴县委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通过巡察村(社区)着力解决群众烦心事、揪心事、难心事的一个缩影。如今,“有问题就找巡察组”成为该县群众的共识。

以巡促治 做好“后半篇文章”

盛夏,走进韩庄镇西冢上村,眼前呈现一幅美丽乡村的画卷:干净整洁的柏油路、粉刷一新的房屋、绿意盎然的村中心广场……“现在俺村路面整洁宽阔,路两旁绿树成荫,一切都井然有序,这还得多感谢县里的巡察组。”村民许和珍对村里的变化深有感触。

2019年3月,县委第二村(社区)巡察组进驻西冢上村开展巡察,发现该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务管理混乱、基础设施薄弱等多个问题。对此,巡察组向西冢上村党支部和韩庄镇党委提出了整改意见和建议。针对巡察反馈的问题和整改意见,该村及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并制订详细整改方案,明确整改目标、整改时限和责任人,扎实推进整改落实工作。

在整改过程中,韩庄镇党委把规范村级权力运行作为基层长效治理的首要任务,在进一步规范“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基础上,探索制定了“一约五会”和“一村六员”工作制度,有效促进了西冢上村各项工作的提升。

5年来,汤阴县委始终坚持发现问题和整改落实“两线并行”,做实“后半篇文章”,将“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起来,共建立健全制度370余项,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完成率为93.65%。经随机向全县7.67万名干部群众进行整改满意度调查,平均满意率为92.4%。

该县还出台了《汤阴县巡察整改工作质效评估办法》,围绕被巡察党组织主体责任落实、整改组织落实、整改任务落实等方面内容进行百分量化考评,严防整改“走过场”“挂空挡”。该县开展了“双起底、双清零”和“回头看”等以巡促治系列专项活动。同时,该县深化落实“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巡视巡察工作方针,对全县巡察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系统归纳、分类整理,梳理出县直单位共性问题5个方面17类39种具体表现和村级共性问题7个方面26种具体表现,并针对梳理出的共性问题开展专项治理。该县通过“巡察+”治理体系,把“问题清单”变成“成果清单”,实现制度的破立并举、制治融合,形成了“巡察—整改—治理”的闭环和系统发展,构建起基层治理的新格局。

(原载于2021年6月16日《安阳日报》5版 安阳日报记者 郭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