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汤阴县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走笔
发布:郭佳佳  来源:宣传部  时间:2019-07-16 17:36:05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分享:

“这几年,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汤阴县浓厚的城市建设氛围。你看这汤河沿岸,以前都是荒草土堆,现在变得花红柳绿、碧水荡漾。老城里的道路、建筑也都进行了统一改造,让城市的品质上了档次。”7月2日,在汤河公园游玩的张女士说。

这些改变和汤阴县正在实施的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密不可分。近年,汤阴县以“百城提质”和“城市双修”为引领,以建设“智慧文化都、生态幸福城”为抓手,围绕绿荫满城、水韵涵城、秀美宜城、人文古城、产业兴城目标,打造出地绿、水清、城美、人恋、业旺的城市多彩共同体,让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以绿荫城  碧水与文化交融

漫步汤河公园北岸,各种绿植错落有致,亭台楼阁美轮美奂,沙滩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金色的光芒,红色人行步道如飘带一般贯穿东西。据了解,汤河公园城区部分根据汤河走势分为三个功能区,分别为“文”“城”“水”。三个功能区中设置了六大景点,由西至东分别为柳映长堤、毓秀流芳、双湖映月、烟波野趣、金沙夕照、水岸全景。

河岸边,72岁的汤阴县白营镇北陈王村村民苏天和正带着孙子、孙女游玩。“汤河南岸就是俺村,这公园就在家门口。我经常带着孩子来这里游玩。”苏天和乐呵呵地说。

汤阴县住建局工作人员介绍,2018年,汤阴县启动了汤河景观游览环线工程。该项目总投资约4000万元,占地面积1984亩。城区部分东起京港澳高速公路,西至铁东路,向西连接汤河国家湿地公园,全长4180米。公园依水而建,采用自然式风格,倡导人与自然的交融,将沿河景观贯穿起来,形成了横贯东西的汤河景观带,成为展示汤阴县良好形象、厚重历史的窗口,也为汤阴县群众提供了一个文化交流、科普教育、娱乐休闲的阵地,提高了城市居民生活品位,进一步促进了汤阴县生态文化旅游业发展。

顺着汤河景观环线向上游前行4公里多,就来到了汤河国家湿地公园。这里湖面如镜,两岸青葱,漫步于湿地岸边,大自然的芬芳扑鼻而入,沁人心脾,一派宁静又充满活力的景象。

汤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范围西起汤河水库东岸南侧,东至中华路汤河桥,南北为汤河水库和汤河河道两侧一定区域,东西全长约15公里,总面积710.2公顷,其中湿地面积568.7公顷,湿地率达80.1%,是我国候鸟迁徙中线的重要停歇驿站。去年,汤河国家湿地公园顺利通过评估验收,被国家林草局正式命名授牌。

近年,汤河国家湿地公园按照“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以“打造大美湿地、蓝梦汤河,构筑豫北地区生态屏障”为目标,重点实施总投资6.5亿元的汤河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工程全部完成后,将形成沿汤河15公里长的生态景观带,带动观光旅游、体育运动、休闲农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以来,汤阴县投资2.41亿元,新建绿地81.05公顷。全县绿地总面积达754.5公顷,绿地率37.7%;公园绿地面积达198.9公顷,人均公园面积15.3平方米;绿化覆盖面积812.7公顷,绿化覆盖率40.6%。

古色古香  再现岳乡历史风貌

汤阴县人民大道贯穿东西,是汤阴老城的主要干道,道路两侧机关单位、商铺、居民住宅较多,是老城区人民生活的集中缩影。如今,这条道路一改往日旧貌,青灰色的砖瓦、仿古风格的建筑、古色古香的路灯、带有汤阴元素的公交站台……处处彰显着汤阴县千年古城的韵味。

据了解,此次汤阴县共改造老城道路8条,总投资3.2亿元,以展现文化风貌为主,对空间布局、建筑风格、景观环境、特色风貌等进行统一改造,并增加了汤阴文化元素,延续了城市文脉,完善了配套设施,展现了城市人文情怀,促进了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

老城区改造不仅提升了颜值,也为群众提供了更宜居的生活环境。“我们家几代人都住在这里,以前出门,道路不仅狭窄,而且坑坑洼洼,周边建筑破旧,没想到这么快就修葺一新,居住条件大大改善。你看这统一仿古风格的建筑,出门心情都不一样。”在汤阴县城居住了几十年的和保利高兴地说。

为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汤阴县投资建设了汤阴县文化中心项目。该项目处于城市中轴带与汤河景观带的十字交叉位置,占地120亩,总投资3.5亿元,分东西两区。其中,东区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分为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和世界周易文化典藏馆4个功能区;西区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主要包括城市规划馆、科技馆、文化馆、演播中心等,与东区动静结合、遥相呼应,是群众感受汤阴厚重历史、领略汤阴文化魅力的主窗口,也是求知好学者读书学习、提高文化素养的好去处。

此外,汤阴县还在去年实施了长虹路北棚户区改造工程,征收总面积32万平方米,涉及1865户居民,约1万人。该项目的实施是汤阴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发展为民工作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加快城市化进程、建设新时代自信自豪幸福汤阴的重要举措,对进一步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打造“智慧文化都、生态幸福城”城乡融合发展新都市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西苏庄安置房工程一期建设如火如荼,张庄、杨村、玉米厂安置房建设项目已正式启动。

“2019年,汤阴县重点在‘宜居’‘提质’上下功夫,围绕道路建设、轨道交通、供电供热供水、垃圾处理、市政维护、园林绿化、生态水系、文化体育、棚改拆迁等9个方面,投资87.4亿元,实施提质建设项目67项,致力提升城市品质和效能。”汤阴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蒋世民说,下一步,他们将继续按照城市建设提质要求,乘势而上,持续加压,做好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四篇文章,不断开创城市建设提质工作新局面,全力打造更加整洁有序、和谐文明的城市环境,助推汤阴县全面发展,为加快建设新时代自信自豪幸福汤阴作出应有贡献。

(2019年7月13日《安阳日报》头版头题 记者:郭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