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财政厅、省人社厅联合印发《关于表扬2023年度河南省促进就业工作激励地区的通报》,汤阴县作为全市唯一一个县区成功入选。
近年来,汤阴县人社局坚持以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加充分就业为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就业优先战略,通过“健全机制、完善体系、拓宽渠道、兜底保障、强化培训、扶持创业”六路并进,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提升全县劳动者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健全机制与配套政策并重抓就业。成立县长为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和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调度,及时沟通,形成多级联动的就业创业工作机制。设立人才基金、大众创业扶持基金、“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资金等专项资金,为稳住就业基本盘、促进创业带就业保驾护航。出台《稳就业三十条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政策,紧盯就业关键环节和就业重点群体,不断加大对稳就业促创业的支持力度,确保“应就业尽就业”。
二是完善体系与优化服务并重帮就业。在全县各镇中心村建立100个基层公共就业服务站点,以站点为圆心打造辐射全县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构建县级服务中心、乡镇服务所、村级服务站三级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实现公共就业服务县域内全覆盖。每个站点配备专职就业协理员,每月定期入户开展就业帮扶工作,动态建立劳动力就业创业培训信息和需求实名制台账,根据需求精准跟进帮扶措施,县、乡、村三级形成“收集需求-反馈需求-解决需求”的就业帮扶工作闭环,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
三是线上平台与线下招聘并重拓就业。用好线上平台,“点对点”服务“云招聘”。每月搜集企业用工需求岗位清单,定期开展“直播带岗”“直播探厂”等云招聘活动,精心打造“汤阴人力资源”微信小程序、抖音直播号、微信公众号、“村连村”微信群等线上渠道,多点多线促进劳动者与企业掌上链接、线上对接,促推就业供需信息精准传播。创新线下招聘,“面对面”推送搭平台。通过定期召开“就业超市”、“春风行动”等专场招聘活动,在家门口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
四是重点帮扶与兜底保障并重保就业。举办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手拉手 促就业”结对帮扶、“学子家乡行”等就业促进活动,帮助高校毕业生就近就业。扩大教育、卫生等事业单位招录比例,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积极开发见习单位和见习岗位,吸纳离校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16-24岁失业青年进行就业见习,提升就业能力。对有就业意愿、外出就业困难的脱贫劳动力和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缓解其就业压力,保住其基本就业。
五是技能培训与品牌培育并重促就业。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行动。企业、院校、社评“三驾马车”齐发力培训技能人才。在十镇设立乡村振兴技能人才培训服务站,打造“十五分钟”服务圈,为群众在家门口提供培训评价服务。从师资、课程设置、就业创业跟踪服务上下功夫,将网络直播营销、中医艾灸疗法、家政服务等市场前景较好、吸纳就业容量广的培训项目打造成精品培训品牌,免费为群众提供培训和评价服务,按照“培训前有岗位、培训中有质量、培训后有服务”的要求,优化培训服务,提升培训质量。依托“汤阴北艾”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打造“中原艾工”特色劳务品牌,围绕一产艾草种植、二产艾产品加工、三产艾灸技术开展全产业链培训,打造了一支省内外叫得响的“中原艾工”队伍,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
六是创业扶持与典型带动并重增就业。实施创业担保贷款 “百千万亿”惠民工程,创新担保模式,采取免除反担保、自然人担保、授信等方式,降低反担保门槛,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组建汤阴县创业导师志愿团,定期开展创业大讲堂、创业导师进基层、入企跟踪指导等形式多样的创业服务活动,免费为县内各类创业者提供创业指导服务,帮助创业者开拓视野,拓宽思维,提升创业成功率。以返乡下乡创业大赛、“创业之星”评选等活动为抓手,深挖本土返乡创业项目和创业能人,树立返乡创业典型,激发返乡创业热情营造良好的创业带动就业氛围。
2024年以来,全县共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832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392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562人,新增农村劳动转移就业6200人,新增返乡下乡创业1437人,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980万元,开展各类培训9070人次,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3870人次,新增技能人才6253人,新增高技能人才2427人,均超额完成序时进度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