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汤阴县2015年林业生态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汤政〔2015〕9号
汤阴县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汤阴县2015年林业生态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府各部门及有关单位:
《汤阴县2015年林业生态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5年3月1日
汤阴县2015年林业生态建设实施方案
2015年是我县大力开展城乡生态防护林体系建设的起步之年,也是我县迎接省林业生态县复查的关键年,为确保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根据县政府统一安排,结合汤阴林业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育苗工作为抓手,启动城乡生态防护林体系建设;以生态廊道、农田林网建设为重点,抓好生态县造林工作,迎接省林业生态县复查;以土地流转和大户造林为突破口,推动林业产业发展。
二、 任务目标
完成林业育苗1400亩,预计当年出圃合格苗木150万株;绿化重点生态廊道5条,绿化长度57公里,折合造林面积1980亩;绿化一般生态廊道106条,绿化长度257公里,折合造林面积4682亩;完善农田林网38万亩,植树150万株,新建8个5000亩高标准农田林网示范方;新建、完善高标准粮田万亩方示范园区2处;新发展名优经济林4300亩。
三、 重点工作
(一)启动城乡生态防护林体系建设,2015年重点抓好育苗工作
为保证苗木自给自用,降低造林成本,提高造林成活率,2015年我县城乡生态防护林体系建设(城市环城防护林体系建设、农村防护林体系建设)要重点抓好育苗工作。
1. 育苗任务
启动城乡生态防护林体系建设,当年需要苗木150万株。需完成林业育苗1400亩,其中杨树育苗1000亩,柳树育苗400亩(详见附件1)。各乡(镇)要按照生态县建设各自需苗量和育苗任务,在保证自给自用前提下,合理规划育苗面积。
2.育苗标准
杨树扦插育苗,选用107、108杨种条育苗,每亩育苗3000—3300株,当年出圃合格苗木1500株以上;杨树合格苗标准是高度不低于3.5米,米径不低于2公分(二级苗)。柳树扦插育苗,选用速生柳或普通垂柳种条育苗,每亩育苗3000—3300株,二年出圃,每亩出圃合格苗木1500株以上;柳树合格苗标准是高度不低于3.5米,米径不低于2.5公分(二级苗)。柳树采取小苗培育大苗,每亩栽植小苗2000株左右,当年出圃合格苗木1500株。
3. 育苗方法
3月10日前,选择水肥条件较好地块,每亩施厩肥3—5方,复合肥100斤,并完成育苗整地。3月20日前,完成杨树和柳树扦插育苗,株距30公分,行距70公分,每亩扦插苗木3000—3300株,扦插前3天用地膜覆盖苗床,以利增温。4—10月份应加强水肥管理,浇水6—8遍,中耕除草5—6遍。6—7月份追肥2次,每次每亩50斤尿素或二胺。柳树采用小苗培育大苗。3月10日前完成整地后。3月20日前栽植高度3米左右,米径1.5公分小苗,株距40公分,行距80公分,每亩栽植苗木2000株左右。
4. 实施步骤
第一步:签订合同。3月5日前,各乡(镇)按照本乡(镇)造林需苗量和育苗任务,与育苗户签订育苗合同,并明确具体育苗面积及回购苗木规格、数量、价格等,育苗合同采取全县统一格式。
第二步:实施育苗。3月10日前,育苗户选择水肥条件较好地块,每亩施厩肥3—5方,复合肥100斤,做好育苗整地。3月20日前,完成当年扦插和小苗栽植任务。
第三步:科学管理。4—10月份,育苗户按照育苗技术方案,科学管理,实时抹芽、施肥、浇水、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等,确保苗全苗壮,培育成合格苗木。
(二)按照林业生态县建设标准,全力做好省林业生态县复查各项准备工作
2011年我县通过了省林业生态县检查验收。2015年11月份,省政府将对我县林业生态县进行复查。复查的方法是随机抽取30个样地,每个样地1平方公里(1500亩);复查内容包括样地内生态廊道绿化率、农田林网控制率、荒山荒地绿化率、城市绿地率和村庄绿化覆盖率,并以此推算全县林业生态县建设各项指标完成情况。结合我县具体情况,要切实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明确造林任务,细化工作目标
(1)重点生态廊道绿化。包括中华路、219省道、菜五路、南绕城、汤伏路5条廊道绿化,绿化长度57公里,折合造林面积1980亩。其中:中华路城区段、汤伏路、南绕城按照城区绿地系统规划进行绿化;中华路宜沟段单侧绿化宽度20米,植树10行,内侧7行火炬,外侧3行红花槐;219省道单侧绿化宽度7米,植树3行,内侧2行柳树(岗区段为火炬),外侧1行杨树;菜五路单侧绿化宽度5米,植树2行,树种为杨树或柳树(详见附件2)。
(2)一般生态廊道绿化。涉及全县主要乡村道路106条,需绿化长度257公里,折合造林面积4682亩。乡道按照每侧最低植树2行,绿化宽度5米标准进行栽植;村道按照每侧最低植树1行标准进行栽植(详见附件3)。
其它生态廊道补植补造。107国道每侧绿化宽度20米,补植补造达到10行树;302省道每侧绿化宽度10米,补植补造达到5行树;任五路、汤上路每侧绿化宽度7米,补植补造达到3行树;汤河、羑河、卫河、永通河、红卫沟、赵王沟每侧绿化宽度10米,补植补造达到5行树。其它沟河根据宽度,按照株距2米,行距2米进行补植补造。
(3)农田林网建设。全县农田林网建设任务38万亩,需植树150万株,涉及9个乡(镇)。其中韩庄1万亩,白营1万亩,古贤2万亩,菜园5万亩,任固6万亩,五陵5万亩,瓦岗5万亩,伏道5万亩,宜沟8万亩。农田林网按照一路2行树、一路一沟3行树、一路两沟4行树,沟、河、路、渠全部绿化,林网网格面积不大于300亩,林网控制率达到95%以上的标准进行完善、提高。
2015年农田林网重点是抓好新建8个5000亩高标准农田林网示范方建设。白营、古贤、菜园、任固、五陵、瓦岗、伏道、宜沟每个乡(镇)各建成1个示范方。示范方建设标准是:示范方内沟河路渠按标准全部绿化,林网网格面积不大于300亩,栽植绿化树种2个以上。其中杨树高度4米,米径2.5公分以上;柳树3米截干,米径3公分以上,要求树木栽植整齐,成活率95%以上。
(4)村庄绿化。按照绿化美化相结合,“速生树种围村、乡土树种上路、经济树种进院、闲置土地建园”的基本原则,对村庄内所有的道路、庭院、坑塘进行绿化,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规划村内主要道路每侧至少栽植1行乔木,有条件的村庄实行乔灌花草相结合的高标准绿化。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
(5)城区绿化。按照城区绿地系统规划,由住建局和项目单位负责绿化。城区绿化率达到35%以上。
(6)产业园区绿化。包括汤阴县产业集聚区、安阳市新型制造业产业园区(汤阴宜沟)、古贤新型材料产业园区3个园区绿化。在城区范围之内的工业园区,按城区绿地系统规划进行绿化;城区之外的工业园区,已有绿化规划的按规划落实,没有绿化规划的按沿路两侧企业围墙内外共栽植5行乔木标准进行绿化。
2. 抓住有利时机,全面安排部署
各乡(镇)及有关单位要抓住春、秋两季造林黄金季节,早准备、早动手、早安排。2月10日前制定本单位具体实施意见;2月底前落实造林地段、苗木订购、资金筹备等各项准备工作;3月10日前完成打坑任务;3月底之前完成栽植任务;10月底前查漏补缺,完成补植补造任务。
3. 严格质量标准,坚持科学造林
一是严格苗木质量。重点生态廊道和高标准林网栽植杨树高度不低于4米,米径不低于2.5公分;柳树高度不低于3米,米径不低于3公分。一般生态廊道和农田林网栽植杨树高度不低于3.5米,米径不低于2公分;柳树高度不低于3米,米径不低于2.5公分。
二是严格打坑质量。平水区要求打坑60公分见方,岗区要求70公分见方。提倡专业队和机械打坑。
三是科学栽植。栽植前要求苗木严格分级,大小分开栽植。同时,各乡(镇)要成立造林专业队,严格按造林标准和操作技术规程栽植、浇水、封堆,确保造林质量。
(三)继续打造两个基地,提升三个园区,发展五项产业
1.打造两个基地。一是打造韩庄镇万亩林果花卉苗木基地。该基地2015年新增优质林果花卉苗木面积1300亩。其中汤河湾新增面积500 亩,大运农庄新增面积 200 亩,三禾农庄新增面积400亩,绿丰农场新增面积200亩。滨河生态农庄、昙香生态园、三禾农庄等园区2015年计划增加餐饮、游乐项目,进一步完善设施,提升建设质量,提高整体效益。二是打造以琵琶寺农林生态示范园区为主的万亩优质木本油料核桃基地。该基地计划2015年新发展核桃等1000亩,逐步形成以琵琶寺农林生态园为主,带动周边尚家庵、索下扣、小洼等2万亩有机优质核桃基地建设,加快佳多有机农产品深加工基地项目建设进度,提高基地农林产品深加工能力。
2.提升三个园区。一是提升伏道镇林药间作科技示范园区。以安阳越人杜仲生物有限公司为依托,提升林药间作科技示范模式,带动周边宜林地块共同发展中药生产。安阳越人杜仲生物有限公司已流转土地1500亩。2015年计划种植杜仲600亩,山核桃300亩,山茱萸、丹参、柴胡、红花、艾草600亩。二是以五陵镇林果业特色乡(镇)为依托,通过新品种引进示范、老果园提升改造及林下种植、林下养殖齐头并进的方式,进一步提升以采摘、观赏、休闲、娱乐为主的“农家乐”林果园区。2015年新增林果种植面积1100亩,新发展百亩园10个,新发展桢禾农庄等“农家乐”及观光采摘园区15个。三是提升菜园镇高标准粮田万亩示范方林网建设标准,启动古贤镇高标准粮田万亩示范方林网建设。2015年两个万亩示范方计划高标准绿化沟河路渠42条,长度44公里,折合新造林面积660亩,打造安阳市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林茂粮丰的“样板田”。
3.发展五项产业。一是林粮间作。以佳多、贞德为龙头,带动周边农户发展林下有机粮食种植。2015年,全县有机林粮间作面积达到2万亩。二是林药间作。以安阳越人杜仲生物有限公司为依托带动伏道中药材基地发展林药间作。2015年,全县林药间作面积达到3000亩。三是林菌共养。以韩庄、白营等乡(镇)食用菌基地为龙头,发展林菌共养。2015年,全县利用林荫空地发展食用菌面积1000亩,数量3000万袋。四是林禽共养。以琵琶寺农林生态园及五陵、任固成片林为依托,大力发展林下养殖。2015年,全县林下养殖各类畜禽20万只。五是观光采摘。以汤河国家湿地公园、滨河生态农庄、三禾农庄、汤河湾、七星采摘园等为依托,积极发展集休闲观光、林下采摘、垂钓餐饮等于一体的林下观光采摘旅游示范带。
四、奖补标准及办法
(一)育苗奖补标准
按标准完成育苗任务,每亩补助2000元。4月底验收合格,每亩奖补1000元。10月底验收合格,每亩再奖补1000元。
(二)造林奖补标准
1.中华路南延(城区以外)、 219省道、菜五路三条重点廊道,按标准绿化,每亩补助造林费500元(省补助200元,县补助300元)。
2.一般造林按省奖补标准进行奖补。
3.菜园、古贤两个高标准粮田万亩示范方作为“窗口”工程,按规划标准完成造林任务,经县林业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每个万亩方补助土地流转费20万元。
4.对新建5000亩以上高标准农田林网示范方内新植林网树,经县林业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县财政每年每株补助占地及管护费10元,连补5年。
(三)农业产业化奖补标准
在一环一线范围内新建100亩以上的林果示范园区,按照县农业产业化制定的奖补标准,每亩补助造林费300元。
生态廊道、农田林网、新建园区、高标准粮田万亩示范方以及新建苗圃,县林业主管部门4月底初验,11月底复查,复查合格后,按标准全部兑付奖补资金。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林业生态县复查是我县2015年林业生态建设重点工作。各乡(镇)和有关单位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形成合力,按照林业生态县建设要求,科学造林,严格把关,确保林业生态县复查达标。各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林业生态县建设第一责任人,分管副职是直接责任人。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农村绿化包括重点廊道、一般廊道、农田林网以及村庄绿化由各乡(镇)负责;国道、省道、县乡道绿化由交通运输局、公路局负责;城区绿化由住建局及相关项目单位负责;产业园区绿化由县产业集聚区、安阳市新型制造业产业园区(汤阴宜沟)、古贤新型材料产业园区分别负责。林业总站负责全县造林绿化规划和技术指导工作。同时,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要到县绿化委员会指定的地点参加义务植树。
(二)创新机制,明晰产权。积极探索绿化经营机制,创新和推广各种行之有效的营造林新办法、新举措。生态廊道和农田林网建设主要采取措施:一是土地流转。集体统一流转土地,统一栽植,统一管护,收益与农户分成。二是拍卖承包。由集体统一栽植,成活后进行拍卖,收益归承包方。三是利益分成。由集体统一规划、统一挖坑、统一供苗、统一栽植、统一浇水。每个村成立护林专业队,由护林专业队负责日常管护,收益后集体、护林队和农户按比例分成。要明晰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业主经营、社会参与”的原则,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林业发展政策,切实做到“林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调动社会各界造林积极性。
(三)多方筹资,加大投入。县、乡两级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财政预算支出1%的资金用于林业生态县建设;各金融机构要加大对林业的信贷投入,积极向林农发放贴息贷款、小额担保、联保贷款;涉农机构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集中使用的原则,积极整合水利、发改、林业、土地、农业、农开等涉农资金加大对林业生态建设的投入。同时,要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林业生态建设。
(四)加强管护,巩固造林成果。要建立健全县、乡、村各级护林组织。要求每个乡(镇)成立1支护林队,人员3—5人,每个村有1—3名护林员,要明确护林员管护地段及护林责任,切实落实护林人员待遇。教育干部群众树立依法治林观念,自觉保护造林绿化成果,严厉打击各类林业违法犯罪行为,做到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坚决打击毁林犯罪嚣张气焰。
(五)强化督导,严格奖惩。县政府组成督导组对全县春季造林绿化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并邀请部分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进行视察和指导。造林进度定期在县电视台、新汤阴时讯等新闻媒体进行公示。对完成造林任务的乡(镇),县政府将通报表扬,及时兑付奖补资金;对未按要求完成造林任务的乡(镇),将给予通报批评,扣发奖补资金;对在林业生态县复查工作中达不到省政府要求,影响全县复查达标的乡(镇)和单位,将按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