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阴民政:“零彩礼”破世俗 婚事新办我先行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汤阴县为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结合五星支部“文明幸福星”创建,始终将婚事新办、喜事简办宣传贯穿于精神文明建设中,涌现出了一批批先进典型“移风易俗示范户”。
城关镇:“零彩礼”破世俗
郑文波,张庄村村委委员,家有喜事,坚持实行婚事新办,严格遵守执行本村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相关规定,按照村红白喜事操办标准控制宴请桌数和酒席档次,不滥发请柬,
不铺张浪费,不搞攀比,不讲排场。
更值得赞扬的是,出嫁的姑娘没要男方一分钱彩礼,率先实现了“零彩礼”。移风易俗,要打破陈规陋习本就不易,更何况是“零彩礼”,郑文波不仅要过自己心理关,摆脱世俗偏见,而且要用真诚和耐心说服亲朋好友,更需要用勇气抵御左邻右舍的指指点点。面对这些质疑,他坚持决定,打破常规,勇作“零彩礼”带头人。
宜沟镇小青山:婚事新办我先行
王水喜,自开展移风易俗行动以来,他身为党员干部,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率先签写“宜沟镇小青山村移风易俗承诺书”,带动身边党员、群众贯彻落实移风易俗工作。刚开始,个别群众不理解,觉得都是形式主义,村委会、红白理事会是多管闲事。面对这些不理解,他没有退缩,迎难而上,一有群众要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情况,他都亲自到事主家了解情况,给事主算经济账,劝说勤俭节约是美德不是丢面子,抵制大操大办倡导移风易俗。
王水喜更是用实际行动向群众践行自己也是移风易俗抵制大操大办的参与者与支持者。他侄儿王永琪举行结婚典礼前夕,开始写喜帖的时候他就跟家人商量说,能不请的就不要请,一定要控制宴席桌数,群众都在看着我,我更应该做好表率。他家从原初计划摆20桌,彩礼8万8,精简到了14桌,彩礼也只付了1.8万。他这样说:“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的价值更多的体现在能为这个社会贡献多少,文明科学的价值观才是前进的方向,我希望婚礼温馨简单办理。”
汤阴县为做好移风易俗推动文明新风,采取“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利用微信公众号、工作群、开会动员、每日广播、入户宣传、文艺演出进社区等形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快板、动漫、戏剧、小品等,组织宣传倡导移风易俗文明婚俗,树立勤俭节约社会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