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长者版 无障碍阅读

汤阴县:惠民惠农“通”民心

汤阴县财政局 2024-10-23

汤阴县财政局精心组织、迅速部署,探索推行惠民资金“一卡通”,推动惠民惠农政策落地见效,此项工作也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认可,收到了良好社会效果,为推动惠民惠农政策落地见效、更好服务保障基本民生提供了坚实支撑。

一、“一卡通”工作执行情况

根据上级要求,汤阴县实行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集中发放各项补贴资金的发放模式。综合考虑补贴范围、发放金额、网点布局、群众存取方便程度等因素,汤阴县确定农商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为补贴资金代发银行。财政部门与代发银行签订补贴资金代发协议,明确办卡激活、资金支付、补贴通知、便捷取款、数据安全等方面的工作要求,督促指导代发银行提供高质量服务;人社部门与社会保障卡发放银行进行沟通协调,在县城主城区和各乡镇增设制卡和领卡网点,确保补贴对象能够便捷办理制卡和领卡手续;金融监管部门督促代发金融机构严格执行代发协议,提高补贴资金发放的及时性、准确性,向群众免费提供及时便捷的办卡激活、查询取款、补贴发放到账信息告知等服务;补贴项目主管部门负责审核确定相关惠民补贴资金的补助对象及补助标准,并审核采集惠民补贴资金发放户基础信息,及时将补贴信息录入“一卡通”兑付系统,同时向代发银行提供补助对象清册和补助金额,及时反馈差错。

全县范围内“一卡通”系统连通财政部门、补贴项目主管部门和代发金融机构,实现发放项目创建、补贴对象基础信息录入、资金申请支付、发放清单传递、发放结果反馈等工作全流程线上办理,并不断拓展完善“一卡通”系统补贴发放数据集中管理、比对分析、信息上报等功能。每个补贴项目结束后,项目主管部门将发放情况及时上传至河南省政务服务网,便于群众查询和了解。同时,为提高发放成功率,汤阴县实行补贴主管部门提前报送发放方案、财政部门根据资金到位情况确定发放时间的工作机制,避免出现资金月底集中发放,导致部门来不及纠错、无法及时将发放情况上传至河南政务网等情况。

目前,汤阴县惠民惠农资金的业务经办银行主要有邮储银行、农商银行、中原银行、建行、农行、工行;惠民补贴资金已全面覆盖全县40多万名群众,资金类型包括生产类、生活类、保障类、补偿类等,涉及城乡居民、低保户、五保户、学生、军人、妇女、儿童等群体;持卡人群主要包括农民、外出务工人员、社区居民和在校学生。

近几年,全县惠民惠农资金主要由各个资金管理职能部门发放,如农业部门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人社部门发放就业补助,民政部门发放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卫健部门发放计划生育家庭补助等,全部通过业务主管部门网络系统传输数据,由银行执行发放。目前,汤阴县发放的各类补贴资金涉及14个部门,包括财政局、民政局、卫健委、人社局、退役军人局、乡村振兴局、水利局、农机局、教育局、应急管理局、住建局、交通局、发改委、残联。

2023年,全县通过“一卡通”系统发放惠民惠农财政补贴62项,共计发放资金2.52亿元,涉及80.49万人次,发放成功率达到100%,使用社保卡发放补贴的比例达到99.99%。截至6月末,今年通过“一卡通”发放34项补贴资金,共计6339.51万元。

二、“一卡通”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项目覆盖范围更广。在省定补贴项目的基础上,汤阴县要求,凡是能够通过“一卡通”发放的县级资金必须纳入发放范围。近年来,补贴项目种类不断增加,由原来的种粮农民直接补贴1项逐渐扩增到现在的62项,补贴对象也实现了全覆盖,由部分农户扩展到全县城乡居民个人,实现了集中整合、覆盖城乡、应纳尽纳、一卡发放的总体目标。

二是补贴资金管理更加规范。针对群众反映的一人多卡、一户多卡、多头管理、标准不一、资金分散等问题,通过整合发放渠道,实现“一张清单管制度,一个平台管发放”,建立所有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通过“一个漏斗”向下的补贴资金发放机制,将多部门管理、多渠道发放的各项补贴资金,集中整合到惠民补贴“一卡通”支付平台,从而减少了中间环节,既保证了群众的切身利益,又使资金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三是群众领取补贴更加便捷。部分银行在村内设立了助农服务点,安装了POS机、自动取款机,实现刷卡服务“村村通”,服务群众“零距离”,避免了过去群众需要到乡镇政府所在地排队取款的问题,让群众真正感受到了惠民“一卡通”改革带来的实惠和便捷。四是财政资金管理更加安全。所有惠农惠民资金全部通过“一卡通”系统进行发放,资金封闭运行,直接打入个人结算账户,防止了虚报冒领,遏制了资金被贪污、挪用、截留等违法违规行为。财政、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定期对惠民补贴资金发放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惠民补贴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使人民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政策温暖,有更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发布:汤阴县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