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阴菜园:小板凳上议民生同心圆里话治理
近日,走进菜园镇西街村,一场别开生面的板凳会在村委会举行。西街村“两委”干部、党员代表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以拉家常的方式开展乡风文明宣讲、乡村治理等事项。
从“坐等上门”变为“主动邀约”,从“单向管理”迈向“多元协同”,近年来,菜园镇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村里事・大家议”为载体,“两委”干部下沉一线,在群众家门口搭建议事平台,鼓励群众畅议身边小事,推动“民事、民议、民办、民管”,凝聚起乡镇治理合力。
“最近几天都在下雨,家门口因为路面不平出现了积水问题,赶上大雨天气,进出时鞋子很容易被弄湿,小孩子来回走动也不方便。我想向村里反映一下,希望能帮忙处理这个情况。”村民王大妈在议事会上提出问题。
话音刚落,现场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其他群众代表也纷纷打开话匣子。“鸡鸭散养容易弄脏路面,得统一规划养殖区域。”“集体大扫除得固定时间,大家轮流带头。”“私搭乱建不仅影响美观,还存在安全隐患,必须规范。”从管好鸡鸭到环境整治,从村规民约细化到产业发展规划,一个个贴近生活的议题,在热烈的交流碰撞中逐渐明晰解决方案,为乡村精细化管理注入智慧。
“‘小板凳’议事会议的是村里的民生实事,听的是群众心声,几张小板凳一摆,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村里的公共事务。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唠家常中化解,干群关系在面对面中升温。”西街村“两委”干部纷纷表示。
“小板凳”不仅是沟通的载体,更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菜园镇通过“小板凳”工作法,从“真解决问题、解决真问题”出发,以躬身入局、挺膺担当的姿态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对于收集到的问题,及时完善为民办实事台账,实行分类交办、限时办结制度。能当场解决的问题,由村干部现场答复;需协调处理的事项,明确责任人和办理时限,建立销号管理。
小小板凳承载万家灯火,方寸之间尽显治理初心。下一步,菜园镇将持续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让“闭门议事”变为“开门决策”,让干部沉下去、民意浮上来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