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阴伏道:做活土地流转“大文章” 激活特色农业种植新动能
2025年7月9日,走进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伏道镇辉泉村,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该村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路径,以土地流转为抓手,实现规模化经营。不断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促进农业结构调整,让土地“流”出了活力,“转”出了效益,实现了群众、集体、经营者三方共赢,激活乡村全面振兴新动力。
辉泉村位于伏道镇南部,村子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地理优势较为突出。但村里年轻人大都在外地创业务工,家里只剩下留守老人和小孩儿,土地种不了,舍不得又丢不下。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村“两委”大胆决策,通过外出学习考察土地流转的先进经验和有效措施,理清思路、算好经济账,通过流转连片土地,积极探索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思路,让特色产业成为当地群众致富“摇钱树”,谱写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多赢的“新乐曲”。
为实现产业增效,农业增收,近年来该村立足实际,积极促进土地流转,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种植,种植辣椒200余亩,种植花生560余亩,种植药材360余亩,种植大豆1000余亩。通过引导种植大户发展特色种植,有效提升了农业附加值,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以前这块土地种植的传统作物,老百姓也没有什么收入,土地也荒芜了不少。现在通过土地全部流转,种植了花生、大豆、辣椒等经济作物,不仅给农户增加了收入,也给村集体增加了收入。”伏道镇辉泉村党支部书记温连臣说道。
据了解,汤阴县伏道镇依托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立足农村土地分散、承包效益不高、劳动力外流的现状,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路子,通过土地流转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农业经营模式,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发展蔬菜、中药材等特色种植产业,扎实推进土地效益最大化,将村庄土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特色产业优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拓宽了群众致富增收渠道。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伏道镇将不断完善土地流转机制章程,创新土地集体经营模式。让土地“流”出活力,“转”出后劲,逐步扩大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为伏道镇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和乡村振兴作出积极探索”伏道镇党委书记田锐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