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长者版 无障碍阅读

韩庄镇:处处是风景!走进汤阴的“幸福路”

汤阴县融媒体中心 2020-09-15

行进在安阳市汤阴县韩庄镇,宽阔平坦的乡村道路四通八达,道路两侧的绿化、亮化错落有致,把路旁的一座座美丽乡村衬托得风景如画。串成线、连成环,农村公路交织成网,成为一条条便民路、产业路、扶贫路、旅游路,在乡村振兴中先导和带动作用日益凸显。

截至目前,安阳市汤阴县有农村公路431条1130公里,省级文明示范路5条48公里,农村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达175公里,行政村通畅率和通班车率全部达到100%。该县也先后荣获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和“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示范县双殊荣。

绿树成荫  十步一景 “路景融合”带来“享受出行”

2016年以前,韩庄镇的街道可谓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随着新公路的建设,乡村的交通状况得到极大改善,不仅方便了群众出行,而且还带来了“蝴蝶效应”——沿路两侧绿树成荫,十步一景。“四好农村路”的建设极大地激活了乡村旅游和要素流通,打通了乡村振兴“出”与“进”的双通道,村容村貌和村民生活水平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从部落村到小河水库,骑行的人是越来越多。“最开始,农村公路是满足出行,后来是舒适出行,现在是享受出行。”韩庄镇李家湾村党支部书记苗学民说。

在汤阴境内,无论是驱车行驶在省级公路,或是悠闲漫步在农村公路,总有一种置身绿色画卷中的惬意,途经龙湖中心养护站,歇歇脚,瞅瞅景,不时有人拿出手机来几张“随手拍”,一路一景,一段一景的干线公路让人赞叹不已。

打通乡村经济“任督二脉” 公路连接乡村产业发展转型

曾经,交通闭塞是乡村经济振兴的“拦路虎”。“四好农村路”的建设,不仅有效改善了农村环境,也大大促进了韩庄镇的经济发展。

康大线北与安阳市龙安区贯通,南与鹤壁市连接,沿线有各类产业扶贫基地、农业示范园30余处。韩庄镇南张贾村的滨河农庄就是康大线穿越而过的农庄之一。近年,滨河农庄依托康大线便捷的交通条件,流转土地3000余亩,种植樱桃、葡萄、爱宕梨、核桃等果树及国槐、白腊等花卉苗木,成为安阳市周边知名度较高的水果种植及观光采摘基地,带领周边村民走上了“调结构、促增收、真扶贫、扶真贫”的致富之路。“康大线经过我们园区,的确给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不仅种植的水果好卖,而且交通的便利也促进了乡村采摘游。现在每逢节假日,前来我们园区旅游的市民络绎不绝,争相体验采摘带来的快乐。”安阳市汤阴县韩庄镇滨河农庄总经理程六只说。

路长、护路员、村民齐上阵 公路养护彰显“共享”特色

一条条生态路、景观路、人文路的背后,离不开公路人的精心照料。在安阳市汤阴县“四好农村路”创建现场冢上村,路边身着橘色反光工作服的护路工人在幽静的道路上格外引人注意。“每隔两公里就有一名工人负责路段的养护,培护路肩,清除杂草垃圾是我们每天的任务。”来自北张贾村的一位养护工人说。安阳市汤阴县交通运输局同各乡镇密切配合,协同推进农村公路两侧违建拆除、乱堆乱放清理工作,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乡村风貌得到极大提升。

“在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我们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力,让群众参与进来,推广了县、乡、村‘三级五长’的路长制,建立了‘五定三结合’的养护管理模式,实现了专业养护和农民承包相结合、养护管理与执法管理相结合、政府投入与群众参与相结合,实现了‘有路必养、养必到位’。”安阳市汤阴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安阳市汤阴县先后设立公益性岗位200余个,安排贫困家庭成员20余人兼职从事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使群众真正成为“四好农村路”的参与者、受益者。

截至目前,安阳市汤阴县先后开通了8条农村班线和12条城市公交线路,安装乡村候车亭30座、客运站牌273个,全县所有行政村实现村村通班车,让群众“出门见路,抬脚上车”。安阳市汤阴县交通运输局农村公路管理所所长冯文涛表示,目前,安阳市汤阴县农村公路路线通畅率、通达率均达100%,基本实现农村公路管养日常化、科学化、规范化。农村公路全部达到路面净、路肩平、边沟顺、标志亮的安防目标。公路安全网的筑牢,不仅进一步缓解了交通拥堵、降低了事故发生概率,还大大便捷了群众出行。

2020年,安阳市汤阴县委县政府以全市“路域环境提升 助力乡村振兴”三年攻坚行动为契机,以示范乡镇、示范路段为抓手,全面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弘扬践行“忠诚、实干、担当、奉献”的汤阴精神,全面实施 “四好农村路+文化旅游、特色产业、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工作模式,让农村公路成为产业路、致富路、幸福路,为打赢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坚实的交通运输保障。

发布:汤阴县融媒体中心